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转头问关山:“这是个硕士生做的?是个硕士生独立完成的?”
关山点头:“是,是个硕士生独立完成的。”
老爷子站起身往外走,取下老花镜放在口袋里,“真是个好苗子,非常全面,活做得也很漂亮,我那几个博士毕业了的学生,做的还不如她。”
江院士在一旁搭话:“那是当然!你看看我们物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和实验计划,我们的整个物理培养体系,在全中国,我们要是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谁不知道你们学校是中国物理大学,连文科生都要上物理课,谁敢跟你比物理?”黄教授吹捧了江院士一把,然后毫不留情地损他:“你们为什么不留她下来读博士?要是我的学生,我肯定把她当个宝一样留下来,好好培养。”
关山有点尴尬,摸摸脖子没有说话。
江院士搭话:“她去加州理工读博士了,等过几年,我们准备把她招回来。现在,我们学校准备要求所有年轻老师都要有两年以上的海外经历。本校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校,会有很多潜在问题,对多样性不好,学生直接变下属,很容易让下属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有道理,”黄教授连声附和,“你们想得很远啊!”
两个老爷子晃晃悠悠地离开了,关山把他们送出门,回到办公室,听到柳闽童在和几个新生吹嘘,“……朱师姐是个温柔美丽低调能干的女学霸,是大神,……来这里是渡劫的,下一步是去加州理工修炼,然后飞升仙界,岂是我等凡人可以比拟?”
柳闽童上过关山的原子物理课,朱樱是他的助教,他也是经常在朱樱的习题课上磨蹭的学生之一。
关山在一边听了,暗自心酸。白天,他还算镇定,但到了晚上,不知怎么的,他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波澜,给朱樱打了一个电话,想感谢她做原型样机给自己的帮助,拨了以后才想起来,她那边的时间是凌晨四点多,他急忙掐断了电话,在自己的电脑上加了小程序,把加州和日内瓦的时间放了上去。
他在提示框里修修改改了半天,才给朱樱发了一条消息:“咱们的重点项目启动了。你的探测器有一天会飞上太空,我们可以在太平洋的两岸仰望着她,见证她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
过了一会儿,又加了一句:“等到了那一天,我相信她一定是这世上最美的一颗星辰。”发过以后,他有点后悔,但却来不及撤回了,暗自懊恼了半天。
她才走了三个多月,自己就按耐不住,当初信誓旦旦说要等三年的不是自己么?可是这几个月,每天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接下来的三年该怎么过?
第二天清晨,朱樱看见了这两条消息,又惊又喜,把两条消息翻来覆去看了良久,心里百感交集,不由得想起了那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他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每一次夜不能寐的时候,眼前浮现的都是他的影子呢?过了一会儿,她清醒了过来,哎,这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报告进展的消息,做什么这样大惊小怪?她定定神,回了一句:“恭喜你,关老师!期待着可以尽快看到她成功飞天的那一天。加油!”
可是接下来几天,她每天都忍不住把这两条消息翻出来看上几遍。一想到自己做的毕业设计能给他的重点项目做贡献,就觉得那一年多的苦没有白吃。如果有一天,这个项目能做出亮眼的成果,也不枉当了他两年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