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一对一面谈,师生俩的主要议题是朱樱的课题。朱樱把实验设计的要点在白板上画了出来,把自己的设想全面地阐述了一遍。讲完以后,她回过头,发现关山在打印出来的实验计划上写写画画,半天没有吭声。
朱樱有点摸不着头脑,她往前稍微走了小半步,轻声问:“关老师,您觉得我的这个实验设计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关山抬头看着朱樱,正色说:“你做了很多工作,文献没少看吧?”
朱樱睁大了眼睛盯着关山的俊脸,点点头没有说话。
关山清了一下嗓子,平和地说:“首先,我想说,一个月的时间,你就能做出这么详细的一个实验计划,very impressive。我感觉基本思路没有大问题,但是,”
朱樱在家里听惯了这种三明治式的批评方式,知道这种谈话的套路,她没吭声,等着中间的批评意见。
关山果然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你的边界条件是怎么设置的呢?”
“你的背景噪音怎么解决?”
“虚假条件怎么过滤?”
朱樱考虑了一下,把白板上加上了一条约束条件。
“背景噪音……您等一下,”朱樱没有经验,但是她记得在文献上看过类似的资料,去笔记本电脑上查了一下,然后在白板上的实验计划上加上了一条。
关山暗自赞许,为朱樱的急智和宽广的知识面而高兴,但她毕竟经验不足,所做的临时改变还是差点意思。他极力控制嘴角眉梢的欣赏和笑意,淡淡地点点头,就事论事道:“如果用你这种降噪的方法,有没有考虑过,可能会把你想观测的数据也给连带着给去除了?”
朱樱皱着眉头,拿着马克笔,在白板前面犹豫了半天。关山提醒:“你这个方法是大型探测器上用的。本底不一样,噪音处理的方式肯定也不可能完全照搬。”
朱樱点点头表示接受,“那我回去再细查一下资料,重新设计一下。”
“关于第三条虚假条件的过滤,我还要再考虑一下。”朱樱有点丧气,微微撅嘴。
“还有,你的数据采集方法,这里需要改进一下,这样才能最大幅度地收集到数据。软件的算法需要优化,不然计算效率会比较差,可以参考一下郑老师的方法,重新设计。”
花了几个礼拜时间,参阅了几十篇文献,熬了几个通宵做出来的计划,被关山挑出了一大堆毛病,几近体无完肤,朱樱心里又委屈又难过,脸上难免显现出来。眼眶开始慢慢泛红,她极力忍着,不想把情绪显露出来。
关山看了她一眼,意识到今天的否定意见给得太多,小姑娘有点受不了,他放缓了语气,“不过总体来说,这个实验设计做得很不错,考虑得非常全面,计划也大体行得通,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听到“稍微修改”几个字,不知怎么的,朱樱火气上扬,一时间脾气上头,“什么叫稍微修改啊!所有模块都要修改,就差不多等于要推倒重写了!”朱樱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又怕被关山看见,扭过头自顾自地生闷气。
第一次见到这个安静的小姑娘发脾气,关山一时间居然有点不知所措,他挠挠头,讪讪地说:“要不你先回去考虑一下,我们明天继续谈?”
朱樱冷静了下来,她悄悄地擦了擦眼泪,回过头,满面愧色地对关山说:“对不起啊关老师。我回去再好好改一下,下周再给您报告吧?明天可能来不及。”
朱樱话音中带着点鼻音,关山知道朱樱哭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便装作泰然自若地点点头,打开门送朱樱出去。回过头,把刚刚讨论的要点和参考文献等资料细细地整理了,发给了朱樱。
转过头来,回想一下她刚才发火的样子,眼睛睁得圆圆的,眼眶有点红,倒是比她这几个月那种阴郁沉闷的样子更加鲜活,更加有生命力的样子。
还有啊,为什么她对自己发火,居然会让自己感到愉悦?难不成自己是个受虐狂?关山暗自发笑,对自己这种无厘头的心理状态感到可笑。他摇摇头自嘲了一下,想不清楚为什么变成这样。
朱樱抱着笔记本电脑和几张打印材料回到座位上。
见朱樱眼睛发红,情绪不太好样子,曹方在QQ上问了一句:“你和关老师讨论得顺利吗?”
朱樱没看见QQ的消息,过了一会儿,曹方又在微信上发了一遍。
朱樱回了一句:“关老师给了不少建议,我还需要再改一改实验计划。”
曹方:“加油!”
朱樱说:“谢谢你!”
“我过几天去申城美国领事馆签证,你想从申城带什么东西吗?”
“谢谢,不需要。”想了想又加了一句:“祝你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