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感激地看了一圈,大家都目露期待,他心里微微发热:“好,你们周日上午都在吗?咱们开个会,把需求讨论清楚。看看大家的兴趣和时间,讨论一下工作模式,然后再详细分工,好不好?”
“对了关老师,咱们的软件为什么比软件中心做得好呢?您用了什么特别的技术吗?”朱樱一直在好奇,为什么他一个物理学家,代码却写得比专业程序员还好?
“是这样的,我在数据处理上做了一些改进,用了一些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在数据读取上采用批处理,效率肯定会提高。至于错误信号处理,咱们学物理的,当然比程序员理解得透彻。”
“说到计算机课,你们有人上过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基本原理吗?计算机系杜腾跃老师教的?”关山提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学生们纷纷摇头。
“我看了一些最新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资料。我们需要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将来数据分析能用得上。另外,学习其他行业的案例,对咱们也可能会有启发。我们要走在别人的前头,不能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去学,那就晚了。我建议咱们Journal club除了物理文献之外,还要加上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前沿研究进展。做实验物理,计算机知识一定要跟上。”
“我之前在燕大参加过人工智能俱乐部,看过一些相关资料。我可以去找一下文章发给大家,然后从中间选一些来读,好不好,关老师?”朱樱带着点期待看着关山。
关山对着朱樱微微一笑,温言说:“太好了,谢谢你朱樱。”那温柔一笑如旭日阳光般照进朱樱心底,她不由得双耳发烧。
好奇宝宝马天昊的牙箍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对了关老师,您昨天去燕京干嘛?”
“我去参加加速器安全和防护培训,准备下个月参加燕京加速器的值班。”
“值班?那能进到加速器里面吗?”林志文和马天昊异口同声地问。其他男生也满脸期待。燕京粒子加速器是全国最有名的大科学装置,每年五月会对公众开放一天,但平时外人很难有机会进到内部去。学粒子物理的,当然想进去看看。
“我本来也想参加能进到加速器里面的那个组来着,但现在还在运行期,没生过孩子的一律不许下去,所以就只能在上面值班。”
“我去!是因为有辐射吗?这么厉害?附近居民别得白血病什么的。”马天昊咂舌。
“外行了吧。”王浩宇睨了马天昊一眼,“你以为是科幻电影啊?这些都是一些以防万一的措施而已。那个设备在地下隧道里,一般人下不去,根本接触不到。整个隧道在三四米深的地下,贮存环的隧道上面还有50公分的混凝土。外界环境每年最多30个微西弗,空气中的氡每年还1000多微西弗呢!再说了,他们的安全流程也很严格。”
“每年才30微西弗?那的确很低,可以忽略。”曹方忙不迭点头。
“正常情况下加速器的辐射剂量有限,隧道里面也就最多每年40微西弗。这三十多年他们还从来没有出过安全事故,但是如果一旦出事故,那就不得了。他们那些生过孩子的老师们下去也要佩戴TLD监控,一旦辐射超过安全限额,马上就要上来。咱们做了这一行,安全这根弦,一定要时刻绷紧。”
书房里,关山侃侃而谈。张婷婷在客厅听着,有点心烦意乱。他说的这些她一点都不懂,怎么样才能加入他们的谈话,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呢?
她见过关山几次。第一次她在宿舍楼下等电梯,他臂弯里夹了一袋大米,另一只手拎着一桶菜油和网兜里的两个西瓜。不耐烦等电梯,他从楼梯走上二楼。身上是极普通的蓝色T恤和灰色短裤,年轻有力的手臂上肌肉线条分明,让人以为他是个快递小哥。
第二次,他应邀到庐城文理学院物理系做一个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是关于欧洲核子中最新的研究进展。虽然对题材丝毫不感兴趣,也压根一个字都听不懂,但是张婷婷还是随着关河一起去了。
关山戴着金丝眼镜,合体的白衬衣和咔叽长裤,手拿着激光遥控笔,从容自信地侃侃而谈,整个人显得斯文儒雅、风度翩翩。台下物理系的教授和学生们聚精会神,听得入迷,关河对着弟弟做星星眼状。那天晚上,物理系请关山关河吃晚饭,张婷婷也跟着去了。席间,关山一改讲台上的镇定自若,看着像个腼腆的大男孩。物理系主任说关山一个人的经费比庐城文理学院物理系的都多,赞他是青年才俊,他连声说:没有没有,然后低头喝水,微微脸红。张婷婷的心不知不觉中动了一下。
关山的年薪大概有四十几万,在庐城这个弱二线城市,算是中等偏上的收入了。虽然比起自己原来非富即贵的朋友圈,他的确寒酸了一些,但做学问的,胜在职业稳定。毕竟如果他不犯错的话,没人能轻易把一个大学教授给拉下台。
更何他实在是一表人才,学历又好听,带出去不丢人。他看上去俊雅无双、温文尔雅,一点都不像农村人,不说的话根本没人知道。再说,他家里负担好像也不算重。
他条件虽然不算太好,但实在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