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俊脸一红:“其实我发现,睡觉前看一会教科书,对睡眠特别好。”
学生们又齐刷刷地看着关山,“那,那本最催眠?”
“场论。不过我的感觉是,你找任何本专业的教科书,确保是你手头上的工作暂时用不上的,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看上半小时,肯定能睡着。”
“真的假的?”
关山一本正经地说:“当然是真的!还有,越是大佬的书,睡起来质量越高。”
看着大家不解的面孔,关山忍住笑意,“你想啊,你都该休息了,还在抽时间看专业书。并且,你不是在临时抱佛脚,而是在积累知识。更何况,大佬的书好多教授都看不懂。我一个学生,去钻研学问,这样高瞻远瞩,当然可以心安理得地睡过去。”
“哈哈哈哈哈。”学生们捶桌揉肚子,笑得忘形,连朱樱都掌不住,一口茶水喷到地上。
过了一会,赵宁问:“那,我告诉汪老师实际情况?他不知道我们没人。”
谁来做呢?关山四顾,曹方和马天昊是本科生,没太多科研经验。王浩宇和朱樱刚来两个月,还在上课、读文献,没正式开始做科研。张博和林志文参加欧洲核子中心的研究工作。只有赵宁和关山参加了燕京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关山要兼顾教学,科研等好几摊子,还要准备柳叶湖会议的杂事,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
赵宁满眼关切,甚至还有些隐隐的怜惜和同情,关山心中安慰。可是不做吗?日内瓦机场候机那一天,江院士满脸的沧桑无奈,神情没落。谈完话以后,老爷子戴上老花镜抓紧时间看文献,关山颇为触动。老爷子快七十了,功成名就,桃李满天下,他又图什么呢?
关山斟酌着说:“燕京粒子加速器是当年邓公亲自拍板,国家花巨资建的。它对中国粒子物理,甚至可以说,对世界粒子物理的发展,都做了巨大贡献。它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大概才刚生下来。再过几年它就要退役了,如果不给它做点贡献的话,我们就会错过这段历史。”
听到退役两个字,学生们吃了一惊,七嘴八舌地问:
“燕京粒子加速器如果退役了,对咱们这个学科的影响是什么?会不会我们以后在国内就都找不到工作了?”
“那是不是以后,全中国学粒子物理的人,都只能去欧洲做实验了?”
“如果关闭燕京粒子加速器,那我们这些人的就业不就更困难了吗?现在就已经很难了!”
“我们是不是只能转行搞计算机了?”
关山连忙说:“困难肯定会有。但不要太担心,江老师和业内的院士和专家大拿们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不会让大家失业的。否则咱们国家粒子物理这个学科不就死了?国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们整个学科都死掉的。现在有了一些方案,但都在讨论中。柳叶湖会议上会认真讨论这个话题,大家到时候都去参加,可以得到第一手资料。再说,还有八年它才退役,我们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
关山转向赵宁,正色道:“回到写程序的事儿,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那么困难,还是花了那么多钱,建了这个大科学装置,我们如果不尽心尽力,怎么对得起全国老百姓?有个好的数据处理系统,能帮助大家多做出一点成果。对国家、对咱们这个学科的发展都有好处。能帮就帮吧!再过几年它就退役了,你就是想帮都没机会了。”
关山白皙清秀,身段修长,和学生们的年纪差距不大,穿衣打扮偏向简洁大方的欧美学院派风格,所以乍看之下,他和青春时尚的大学生没什么区别。他经常和男生们一起打篮球、聊游戏,所以男生们有时会忘了他是导师,只当他是个大师哥,喝酒撸串的时候,还会没大没小地和他开玩笑,但是他现在神情严肃,认真地给大家分享他的观点,学生们很触动。
“好,我给汪老师打电话,告诉他你过两天去找他。关老师,我们俩全力以赴,一定没问题的。”
“赵师兄,”朱樱冲动地说:“还有我们。”
“对啊,还有我们!串一起撸,代码也要一起写!”
王浩宇抚着胸口做痛苦状,“就是啊,我还得过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呢,写程序把我给忘了,太过分了吧!”
“切,我还写过三叉树数据结构呢,我吹牛了吗?”马天昊洋洋得意地说。
“写什么三叉树,空间效率那么差!”王浩宇不屑地说。
“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