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立业赞许的点头,说道:“没错,正是加速度的问题。你也知道,我们试飞的飞行器曾经达到过20%光速的最大速度。但是,这是非常难以达到的临界状态。首先,加速到这个速度就非常困难,这需要漫长的加速距离和加速时间。可以这么说,地球到土星的10个天文单位,这么远的距离,对于飞行器所需的加速距离来说,都显得太短了!”
肖锐:“我之前也考虑过加速距离和时间的问题,但没有仔细计算过,现在想来,问题比我想象的严重”
雷立业点头:“我们可以简单比较一下。就用一个简单的加速模型来说,一般火箭的加速度最高能到15个g,而我们的热核聚变发动机飞行器当然可以做到更高。比如,我们算30个g,如果要从零加速到光速,单加速时间就需要12天,飞行的距离更是已经远远超出海王星轨道了!即使是加速到20%光速,也需要2天多时间,飞行的距离同样超出海王星轨道了。当然,这只是为了便于我们比较而使用的模型,实际的飞行器,不可能保持极高的加速度长期直线加速飞行的。”
雷立业继续分析到:“所以,如果要快速抵达火星,除了提高飞行速度,更需要极大的提高飞行器的加速度,才能在飞向火星的这段路程上获得更高的平均速度。但是,如果是载人的飞行器,这就完全不可行了。要知道,人的身体能承受的加速度是有限的,即便是最为训练有素的飞行员,能承受的加速度极限也很难超过20个g,而且,人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并不能长时间抵抗这么大的加速度。”。
肖锐点点头,“看来,对于人类的身体来说,如果要利用传统的飞行方式,确实很难在短时间到达土星的。”
“此外,”雷立业补充:“飞行器也无法携带支撑其作长时间加速的燃料,即便热核聚变燃料可以极大提高能量比,也只是适当增加加速距离而已。总结来说,长期的超高加速度载人航天飞行基本无法达到。”
“哦,还有一点没有说,”雷立业摊了摊手,“刚才我们只说了飞行器加速,还没有说飞行器的减速。可是,如果你的目标是土星,你就必须提前降低飞行器的速度,从而在飞临土星时降到土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这是一个与加速过程同等‘漫长’的过程。”
肖锐细细的想了想雷立业所说的问题,长时间没有说话。
过了许久,他紧绷的脸色突然舒展一些了。肖锐问雷立业:“雷老师,如果不考虑人类对于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如果我们对飞行器的结构和材料进行目前最为优化的设计,能不能克服对于超高加速度的限制问题呢”
“这个嘛……”雷立业仔细想了想说:“我们现在的高端材料制造和工艺科技倒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制造宇宙飞船的钛合金已经具备了超强的耐高温、耐腐蚀特性,而且强度非常高。虽然我现在不掌握具体的数据,但我相信,抵抗几百上千倍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应该是有可能的。”
“这就够了!”肖锐高兴的说,“雷老师,明天的ero核心委员会会议上,我将会宣布我的土星探测计划。谢谢你今天跟我详细解释了我们的技术能力,我想,我已经又信心乘坐宇宙飞船尽快抵达土星了!”
雷立业不解的问:“肖锐,我不太明白,这几乎是相互矛盾的啊。要不然人类无法承受巨大的加速度,要不然不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抵达土星。你怎么说已经有信心尽快飞抵土星了呢”
肖锐笑了笑说:“雷老师,我相信您从我接管ero组织开始,就应该猜到,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