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后没等三人回应,便匆匆地跑向路边的一个电话亭里,从口袋里掏出一张ic卡插了进去,然后拿起话筒在键盘上熟练地按下一串电话号码。
看似平平无奇的动作,赵志杰和戴平一脸坏笑在讨论着曾星手里的电话另一边的女孩模样,但是在古一南眼里看来,却犹如当头棒喝给了他一记猛击。
他终于想起来为什么下午听见周洁说起ic卡的时候好像忽略了什么,这是一个商机,巨大无比的商机。
20世纪90年代末,公用电话开始在街头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公众的通信需求,人们通过插ic卡或者输入营运商的卡号和密码等方式拨打电话,在车站、码头、机场、街道、工厂、学校、机关等地方,随处可见公用电话亭,市民、学生、打工者排队打电话的场景十分常见。
人们通过那一个个“小亭子”满足各自的通信需求,一直到几年后随着手机开始在社会普及后才淡出人们的视线,不仅被遗忘,还一度成为小广告的栖身地,破坏市容。
虽然从热门到冷淡仅仅只有几年时间,可是它却在通讯困难的时代承担了巨大的使命,从而也衍生出一个产物,ic电话卡。
营运商为了方便群众使用发行了一系列的一次性ic电话卡,卡上镶嵌着一个集成芯片,每一个芯片里都有一定金额的通讯费,使用ic电话卡插入电话机读卡器实现通话,并由话机自动按照通话时间扣减卡内储值金额。
古一南清晰的记得,前世在羊城上学时利用ic电话的bug免费打bb机号码的经历。
先是插入ic卡,然后拿起听筒在耳边听着,快速按下自动call台号码,在听见听筒里传来人工提示的声音响起时,快速拔掉ic卡,余额没扣,但是传呼却打了出去。
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从来不知道还有这种操作方式,但是对古一南来说,ic卡的漏洞除了这个迟钝的扣费系统设定,还有因为发行地区的差异,而产生的地区差价,这就是他此时察觉到的商机。
ic电话卡的地区差价,源自于这个时代的摊派体系,每个季度生产的电话卡任务被运营商分解开来,省摊市一级,市摊区县一级,每一个地区都有一定的任务量,但是每个地区的需求量却完全不同,所以会有这样特殊的情况出现。
例如,a区经济欠缺发达,常住人口稀少,年轻劳力背井离乡外出务工;b区工厂林立,吸引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在这里打工谋生;两种条件形成的电话卡市场高下立判。
一个连需求都没有的a区,怎么可能完成销售任务,而b区坐拥人口红利,每个月都能轻松完成上级安排的销售指标。
于是a区为了完成任务,便联系b区的代销点,将电话卡降下几个点的价格出让,而b区对a区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都是一个系统吃饭的兄弟单位,能帮就帮一把。
所以,a区降几个点的电话卡,就成了b区几个代销点老板的香饽饽,不但自己卖能增加利润,还能发展一些同行业务,乐此不疲。
处于世纪之交的华夏,正是高速发展和传统并存的时期,处处生机勃勃,但是每一个地区的经济落差却非常巨大。
没有一个城市可以脱离这种现象,哪怕是华夏的心脏-燕京,也不例外。
比如门头沟,地处燕京西部山区,被大山重重包围着,势必阻碍门头沟的发展,经济总量排名倒数。
又比如延庆,地理位置偏僻,距离市中心很远,人口总量较少,发展起来很是困难。
还有几个地区也好不到哪里去,总之在这个时代,贫富差距甚远。
而此时,这些地区便成了古一南准备计划的目标。
不过这次他不是为自己而计划,而是为了人大的助学基金。
周婷的形象在古一南心中无异于拯救人与水火之中的女神,额,应该是时代女侠,此时似乎已经开始在影响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