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这里是包子豆浆的主场,傍晚时分,这里便是水果烧烤的主场。
如果再晚一点就只有租户了,为什么断定了租户,因为这个区域首先入住的是拆迁户,拆迁户是不会找加班的工作的,他们甚至不用工作,这是这座城的现状。
阿舟租住的屋子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住宅改成的四个单间,简易的灶台和独立的卫生间,构成了一个“家”的轮廓。
有次阿舟半夜失眠,一脚蹬到墙上,发现原来改装的墙是中空的,这使得阿舟觉得与其他租户有了一种亲如一家的觉。
这个小区其实还好,楼很高,绿化也不,有个弯弯绕绕的跑道,还有篮球场,南北两个入口处又各有两个比较大的广场,由此也形成了两个比较大的夜间广场舞派别。
白天,小区里的老人们还是会相约晒太阳,打扮也还是作农民时候的打扮,几个老邻居相约着一起晒太阳、晒被单、晒萝卜、晒孙子什么的。
偶尔这些老人在花坛里面找野菜的,只有做这些才是活跃的。
他们出门玩的不多,兴许是小区外的那个世界,他们那一辈并不熟悉。
与聚集在小区不爱出门的老人们不同,回迁的中年人是最活跃的群体,女人们烫了头发,男人也换了新车,还用胳肢窝夹着皮包。
他们每天进进出出,在楼梯间里说着家长里短,以及下一次签字选房子的事。
至于孩子,阿舟没有留意过,不过要么就在更大的城市,要么也是在这里。
小区很有人情味,毕竟是做了半辈子的邻居,搬到这里也是邻居,虽然有时候也是竞争对手——房子住不完,总是要租出去的。
好在,这个城市里已经孕育出一个专门倒腾二手房出租的群体,避免了各位老邻居之间的正面竞争。
这群人混迹在各大片区,不是中介,而是把房子统一从原房东出租来,简单的改造后租给外地小年轻,这城市的工资少得可怜,买不起房子的人比天上的星星还多,所以这个群体很是泛滥。
阿舟的房子就是这么租来的,所以她不认识自己的室友,只知道零零碎碎的换了好几批,住了七个月的她已经是这屋里最长的租户。
她不认识他们,也没有必要认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