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昭:“今天把大家集合起来,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去做什么。为了检验大家这三个月的训练结果。我们将会去汴京北边100里的地方剿匪。记住对于太子卫来说,你们都是新兵。不管以前你们是多么精锐,在这里你们都是完成三个月训练的新人。只有真正通过战场的考验。你们才能成为老兵,只有适应战场的残酷、适应战场的血腥并好好活下来。只有在战场上拼杀回来,你们才有可能成为精锐。我希望你们能忘记以前的荣誉。活在当下。希望大家能用行动证明自己是精锐。”
说完,杨元昭来到赵恒身边请示:是否可以出发。
赵恒:“把除了百夫长以外的军官叫到营帐。我有几个要求。说完要求后就可以出发。”
杨元昭随即把人叫到了赵恒的营帐。
众人纷纷行礼。
赵恒:“就此次剿匪我提几点要求:
第一、我要求所有人务必在12个时辰内赶到燕山下的集镇待命。
第二、营帐内的人不能跟他们一起。你们跟我一起出发。由百夫长指挥整个行军过程。
第三、整个行军程中不得惊扰百姓。如有违反者按战场令处罚。
第四、按照到达的先后顺序。先到的5000人在集镇外一里地候命。剩下到达的人在集镇外二里地候命。
都去安排吧,安排好后出发。”
众人行礼后退出了营帐去按照要求去发布命令。
第二天,天还未亮。赵恒带领的众人已经最先到达了燕山脚下的集镇。这一路走来,所有人对赵恒都佩服不已。毕竟身为太子的赵恒本可以坐在他的马车里,再不济可以骑他自己的马。不用跟着他们一路行军的,可赵恒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跟大家一起急行军。全靠双腿走出来的。本来这些个统领以为,可以骑马啥的。可看到赵恒把自己的马和马车让给了小红和谢元。他们也没敢骑马。只能跟着一路走了过来。
赵恒的营帐内:
赵恒:“大家都很不,对得起你们的职位。都先下去吧。”
待众人离开后。
杨元昭:“殿下,据羽林卫传回来的消息。我们到达的集镇有35名燕山上的眼线,燕山上从半山腰的位置开始。有25处暗哨,燕山上有10处暗道。燕山后山有5条隐密小道。这些都在羽林卫的监控之下。燕山上共有匪患8000余人。三个头目一个军师。号称万人大军。”
赵恒:“有点意思,我记得官府通报说是有小股匪患。都上万人了还小股。”
赵恒:“现在下达任务要求:
第一、不得扰民。
第二、4500人上山剿匪,三个头目和那个军师一定要活捉。
第三、可以把羽林卫的情报通报给他们,不到万不得已。羽林卫不得插手。
第四、不能有漏网之人。”
杨元昭恭敬应下后,转身下去了。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赵恒听见了部队上山的动静。六郎来到了赵恒的营帐。
杨元昭:“殿下,上山的人已经行动。剩下的人负责控制各路口和小道。集镇上的暗哨已经全部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