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主公,如今兖州境内,若说诗词,谁人能及兖州牧曹公?”
“那不是那不是,断然不是,主公所作诗词,多是壮怀激烈,大气磅礴,但这首词……乃是飘!”
“不错,飘……如飘然尘仙,不沾凡俗,俯瞰众生,但是又有情意意境,这样的词句,令人肺腑难没啊。”
一传十,十传百,一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竟然引起了众人的争执与追寻。
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令人读来是赞不绝口。
谁写的?
如此诗情画意,又有意境,每一句都意有所指,会是谁有这般深情?
又是谁有这种功力?
深夜,这首词便传到了曹操耳中。
他如今身旁有名士,在前院席间的其一,便是戏志才,此人虽然流连烟花之地,但最是懂得此情,这词的最后一句,令他一连喝了几大碗。
妙,妙到令人迷醉。
仿佛只有梦中有如此之境。
不多时,一向自诩诗词不弱于他人的曹操匆匆走出来,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
几大步到了戏志才身前,蹲下来便是激动神色,“妙啊,志才。”
曹操一句妙,让戏志才酒醒大半。
“如此才学,我当真是自愧不如,以前是我曹操看走了眼,不知志才你的才学意境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嗯?主公…”戏志才朦朦胧胧,眼中慢慢有了神采,“您,说什么?”
他有点茫然,但是,刚才肯定是听到主公夸赞了。
绝对是夸赞!主公夸我才学!时隔半年,终于得到一句夸赞了。
竟然,竟然会如此舒适……戏志才感觉自己现在就像是迎来了春天一样,浑身充满了舒适。
“也只有你,才能写得出如此美妙的诗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意境,简直如同在梦中,可又有家国之忧愁,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绝妙的词句……”
曹操赞不绝口,脸上笑容更胜,他是枭雄,军事家,战略家,可同时,曹操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诗人。
曹操,曹丕,曹植,并称三曹,在文坛上有极大的影响,乃是不可多得的诗人,词人。
所以他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这词句的意境。
不过这一刻,戏志才脸上的笑容却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痛苦面具”,整个脸都揪在一起,然后苦得快出水来。
过了很久才艰难的道:“主公,这……这不是我写的……”
“啊?”曹操顿时愣住了,“那是谁写的诗词!是谁?我曹操今夜必然要讨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