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爸,一瓶奶又没多少钱。”
女人说:“有国家补贴,一瓶奶才五分钱,一个月也才1块多钱嘛。”
“就是。”
女婿也说:“报纸上都说,号召大家喝牛奶嘛,不光是小孩,老人也要喝,你看你孙女,这才刚上三年级,这身高蹿的多快!都是牛奶的功劳嘛”
老人也说不过孩子们,转过身看着忙碌的家人,不由得小声嘀咕了一句什么,在嘈杂的环境中,只有小孙女听得一清二楚。
“哎,如果我再年轻点多好啊,再多看看这新中国多好啊……”
但是在此时的中国土地上,有那么一群人,却法享受到中国发展所带给他们的福利。
他们就是十年前朝鲜战争时被俘虏的日籍雇佣兵。
还记得高桥键介吗?这个参加过侵华战争,随后又因为美国人承诺的“参战者给与美金”的空头支票而来到了朝鲜,结果在朝鲜被志愿军俘虏后,日本政府却并不承认这些日籍雇佣兵是被日本派去的,对外只宣称“这是他们的个人行为,他们受雇于美国,与日本关”、而美国方面也不可能管这些雇佣兵,于是这些不肯接受改造的顽固派雇佣兵便在小强的提议下,被送到了一些偏远的矿区进行劳动改造。
这是高桥键介来到鹤岗矿区的第十三年了,他也早已经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虽然身边不断有同胞因病倒下,但是高桥键介硬是靠着自己的意志力撑了下来,甚至对这个矿区产生了一点留恋――这里的盛夏比日本凉快多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很惬意;矿区每逢节日会加餐,比起童年在日本的生活要好很多;两年前,他们的餐厅和学习室里增加了电视机,周末会播放一些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如今的他甚至已经可以讲出很流利的中文了……而每天的劳作习惯后也不再辛苦了,甚至一些日本人会戏称,这比起部队里可是轻松多了,至少不用更担心死在战场上……
只不过每逢夜深人静的时候,高桥键介总会小心翼翼的翻出自己老婆小早川由纪为自己缝制的“千人针”――十多年过去了,上面的红线早已经变得黢黑,白色的布也变得发黄,但是只要看到这千人针,他就觉得自己肯定还会有回到日本的时候――在自己的故乡,由纪一定还在等着自己。
“键介,走吧,开饭时间到了!”
一起的狱友松井一夫叫住了拄着十字镐发呆的键介:“今天吃晚饭还有水馒头呢!”
“水馒头啊……”键介不由得又回忆起了自己在日本的那些日子――那时候,每逢夏天,由纪总会想办法做自己最爱吃的水馒头――这种由葛粉和豆沙馅料制成的日式糕点(和果子)需要加糖才能食用,而碍于战时日本物资的紧缺,所以每次由纪都会千方百计的搞到一些白糖来,而那水馒头特有的味道和珍贵的白糖带来的甘甜,以及温柔的由纪,则是键介最美好的回忆。
“果然还是让五班的那几个人去做饭比较好啊。”
一夫一边幻想着等下的水馒头,一边说:“我听说五班的山田和中村原本退伍后就是和家人一起做饭店生意的,现在正好找回了自己的老本行……如果他们早点来这里就好了。”
“如果不是原来五班那些人改造好了,我们也享受不到这些新人的手艺。”
键介苦笑了一下:“还是原五班那些人聪明啊,五年前就一边帮中国人干活儿,一边认真改造,写悔过书,还总是搞检举……现在被认定是积极改造分子,才有机会离开这个矿区。”
一夫叹了口气:“早知道我们也老老实实改造就好了嘛……你看,现在五个矿区并成三个矿区了,也就是说,有至少五分之二的人接受了改造,被送出了矿区……要不是合并了矿区,新五班那几个做饭好的混蛋也不会调过来。”
说话间,两个人便跟上了队伍,在例行的接受日本籍队长的诸如“认真接受改造”、“故乡还有家人在等着你们”之类的训话后,大家排着队把工具交了上去,然后列队整齐的朝食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