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大清要拷饷
朱老板这一只蝴蝶震翅引发的风暴已经快要把这个世界改得面目全非了。
现在连太平天国都出来了。
历史上刘之协很倒霉,这个白莲教领袖在某次开坛做法的时候被举报,直接被抓了,没多久就和他的倒霉老爹一样被清朝凌迟处死。
而历史上的白莲教大起义。
也没有像是现在这样有刘之协这个领导人物,而是各地的白莲教自行其是,一盘散沙。
但哪怕如此。
也让大清朝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压下去。
现在这白莲教比历史上的白莲教强太多,至少有个名义上的共主,而且这个公主还掌握着白莲教最能打的天王军。
现在又建了个太平天国。
又要在陕西分地,实行府兵制改革。
府兵的衰败也是因为土地。
不过这本来就是《周礼》的作用。
比如说有个叫做江春的大盐商。
要制礼也不是朱道桦一言而决,他也不可能一个人能想到方方面面。
靠着一部礼,将中华大地的各部族分成了两部分,认同华夏文化,遵守华夏之礼的,就逐步融入到了华夏大家庭里面。
后世王朝在当年周的基础上,也就秦汉灭南越国,开拓巩固了岭南,前明改土归流开发了云贵,将岭南和云贵也拉近了汉人基本盘之中。
大清皇帝行宫。
乾隆伸出一根手指。
因其“一夜堆盐造白塔,徽菜接驾乾隆帝“的奇迹,而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天下最牛的徽商“。江春一生经营商业,任总商达52年之久。
别是有人和他一样穿越了吧?
所以这个礼,是要好好的制,而且还不能变成死礼。
“饶命,皇上饶命...”在地上砰砰砰磕头的黄均太吓得都尿了。
因此他需要一个制宪委员会才行,呃,是制礼委员会。
“各地的知府们都到广州了吧?”
“拿不出来?朕可记得,你们可是要比十三行的那群广东佬有钱的,知道他们去年给朱道桦缴了多少税吗?”
而如果太平天国真的在陕西完成府兵化改革。
正在乘船从海路返回广州的朱道桦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眼珠子都要突出来了。
砰砰砰。
因此这个国家的情况就相当复杂了。
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
又要起到指导中华百姓生活的作用,还要起到区别敌我,团结过人的作用。
“皇上,这两千万两银子,您就是把扬州商人的家都抄了,都抄不出来啊!”
都两千年过去了。
非礼蛮夷。
因此他要在陕西各地建立府兵庄园,以府兵来替代士绅阶级对地方上的统治——从这一点上来说,至少从革命的彻底性上,刘之协做的可是要比朱道桦彻底得多。
而拥有土地、庄园的府兵们也同样有本钱可以置办精良的武器,也有动力进行军事训练和作战。
三十多年的时间。
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
土地就不够用了。
如果不攀附大清朝廷,扬州盐商是绝无可能有这么多钱的。
直到现在。
他们就是一群奶牛。
要制礼,要梳理地方,还要筹备改江宁为应天府,为大明中都——按照规划,大明北都会是燕京,南都则是放在广州,那这原来的南京应天府,就是中都了,也是未来大明朝廷常驻之所在。
心里面却在想着。
要么自己拿。
他派兵去拿!
黄均太砰砰砰的磕头哀嚎着。
是既要起到限制约束各方权力,制定政治规则的作用。
谁在乎你们能不能做生意呢。
乾隆冷哼一声说道。
但就是这么一个号称史上最牛的扬州盐商。
盐是朝廷专营专卖的。
“哼!谁不知道你们扬州盐商是天下最富,岂能两千万都拿不出来,竟然敢只拿五百万打发朕,你当朕是叫花子?”
毕竟府兵们作为社会上的上层阶级,他们拥有的繁殖资源要超过普通人,府兵后代增加速度会很快。
他现在要吃牛肉了。
说是封建帝国,明王本人都是最大的商人。
........
和周朝的大拓展比起来。
“还有各地有名望的乡老,豪族,对了,所有得了爵位的明军官兵也要全部到位。”
“府兵制,军国化....”朱道桦看着手中的《太平天国分田制》的抄本,不由得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土地分给老营、内营的士兵,士兵需每代出丁,自备兵甲、马匹作战。
据《扬州画舫录》所记,江春任总商四十年,先后蒙乾隆赏赐“
内务府奉宸苑卿布政使“,正一品“光禄大夫“等衔。
不过现在太平天国进行的府兵改革当然不可能和大唐的府兵一模一样。
“光是税就给了一千万,还有孝敬、捐舒可没算上。”
完成内部的梳理,还有称帝建制等等,都要耗费个一年两年的。
“来人!摘去黄均太顶戴,押入死牢!!”
压下心中的疑惑,朱道桦交代锦衣卫要密切注意太平天国的动向。
建立、完善一部能够让他的新大明延续七八百年的《明礼》,应该....够时间吧?
乾隆一挥手,他马上就被两名八旗兵给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