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就接出来了?你家怎么这么早啊?”周建国好奇地问,要知道现在大家种的黄瓜,最早的也才结了不久,离着摘下来开吃还得等一段时间。
“我学着书里说的,放家里育苗的,烤火的时候,家里温度高,早早地就育苗长起来了,你们种得晚,又直接种子种外面,发芽也晚,我育苗移栽的,自然长得更快。”袁珍珍用简单的话科普了一下原因。
周建国也是种庄稼的老把事了,一听就明白了。
“这样子啊,不愧是读书人,脑子就是好使,珍珍啊,我今儿个来,是准备和你说点事的。”周建国进来了院子,看着井井有条的院子,心里很是满意。
这孩子是个能干的。
“叔,你坐,我去洗点黄瓜过来解解渴。”袁珍珍把堂屋的板凳拿了出来,又动作很快地把黄瓜放水池里洗了洗。
动作非常麻利,周建国还没来得及拒绝,也就随她去了。
“叔,你吃。”袁珍珍递了一条长得周正鲜嫩的黄瓜条过去。
“成,叔吃,你也坐,我们一起吃一下今年的新菜,叔也不是外人,不跟你客套,我们边吃边说吧。”周建国说完,咔嚓咔嚓地吃了起来。
你还别说,才开始出产的黄瓜,味道就是香,尤其是冬天过了后,匮乏的冬季缺少绿色蔬菜,这猛地吃上一根新鲜脆甜清香的黄瓜,怎能让人不爱。
话题结束于周建国一人干掉了两条黄瓜,袁珍珍半根。
等送走村长,篮子里的其他黄瓜,也被袁珍珍塞给了村长。
周建国表示不要,不能连吃带拿,袁珍珍说菜园子还有,一个人吃不赢,硬塞给了他,一番推辞后,收下了。
关上院门,袁珍珍靠在了门上,抬头望着天空发呆。
原主二伯的女儿,下乡做知青了?因为记了村,去了隔壁桃李村,然后又救治了摔伤的村长,来桃源村做赤脚大夫,今天过来了。
村长的意思是他们那头,好像没怎么提及过这边,而袁珍珍的父母去世,亲戚那边也没一个人有什么动静,仿佛死去的是个末生人一般,而对方的女儿下乡做知青了,村长的建议是让她不要凑上去,他的原话是对方是个心思多的,珍珍丫头比较单纯,凑一起怕吃亏。
尤其是周建国知道她手上又那一比赔偿金,更是不放心。
完全忘了下乡来的知青,有的家里条件特别好的,估计看不上村里人那几个歪瓜裂枣。
总而言之,袁珍珍树立的人设太好了,低调,懂事,是个老实懂事的好孩子。
对于村长带来的消息,袁珍珍也算松了一口气,原主和她,都跟二伯家的哥哥姐姐们没打交道,也不需要担心被人戳穿她不是原主,双方都不了解彼此。
就是对方从桃李村来桃源村的过程,怎么想,都觉得有迹可循,像精心计划了似的。
而且,赤脚大夫会走,对方好像都跟提前知道一样,早早地先救治了在路上的村长,跟未卜先知似的。
未卜先知?!
突然袁珍珍想起来了,村里就有个吴雅雅老乡,那再来一个,或许也不是不行,毕竟,穿成筛子一样的地方,还怕多漏几个么。
对方是重生还是穿越重生呢?或者时髦的穿书?那男女主是谁?
袁珍珍脑子转得很快,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捂住马甲的心。
她的目标是好好苟一苟,争取做包租婆,后半辈子衣食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