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爸爸宋景同是年龄最小的儿子,还活着的另一个儿子是原身的大伯宋景义,还有个大姑早早嫁去了苏杭,头些年还时常写家信,最近一两年突然就断了联系。
原身对这个大姑的记忆就只有年节托人送来的礼物。
原身外公是资本家出身,在抗战的时候,原身外公未雨绸缪,几乎把全部身家捐给了国家,后来国家新立,原身外公作为有功之臣,接授国家嘉奖,举家来到了京市。
哪知道没过几年太平日子,世道又开始乱了起来。
原身爷爷因为好友蒙冤心下不忿,便站出来为好友奔走辩解,这一辩解就像是捅了马蜂窝,连累到了自己身上。
具体发生了什么,原身记忆里很模糊,只知道有一天,一群人冲进了他们家,一顿搜刮打砸后,把原身的爷爷,大伯,父亲全都抓走了。
宋家几乎一夜之间家破。
原身的母亲为了从漩涡中挣脱,立刻翻脸,主动揭发,之后迅速的登报与宋家断绝关系。
原身下头还有两个弟妹,是一对双胞胎,原身母亲对这两个孩子很疼爱,离开宋家时只把两个孩子一起带走了,似乎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大女儿。
偌大的一个家,只剩下大伯母和两个堂哥,以及原身。
原身性格文静胆小,又有这样的家庭背景,走出去不仅会被街坊邻居指点,在学校里,被那些所谓的正义之士欺负打骂更是家常便饭。
原身只是个刚读高一的十六岁孩子,根本不懂为什么一夜之间,原本和善的邻居,同学就换了另一副面孔。
由于原身大伯母一直不肯与大伯划清界限,最后和两个堂哥一起,被下放去了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渔村。
临走前都没来得及和原身见上一面。
原身在京市担惊受怕的过了几年,好在有父亲的朋友时不时的接济,才能勉强活下来。年龄大了的原身因为出身的问题,一直都没有结婚。
等到上山下乡的口号一响,原身这时候已经24岁,被街道办分配到了南方某县的一个山村里成了一名知青。
山村条件艰苦,时常吃不饱饭,整日还要面对繁重的劳动,原身在到了山村的第三年,为了活下去,妥协了。
她太想活着回去见家人,但她一个人这么苦苦熬着,她怕自己熬不到见家人的那一天。
那时候女知青和当地社员结婚的不在少数,原身抱着找人依靠的目的,和一个老实憨厚的男人结了婚。
婚后日子就这样不好不坏的过了七八年。
直到76年,当初因为冤假案的人开始平反,原身也从平反的大伯母那里得知了噩耗,原来早在十多年前,爷爷爸爸他们就死在了劳改农场。
原本一直等着一家团聚的原身大受打击,加上十年的辛苦劳作,身体早就耗的油尽灯枯,不堪负荷,没熬半年就死了。
原本人死了魂就回了幽冥地府,但原身生前执念太深,灵魂一直在世间游荡,也见证了这个国家变的越来越强大,老百姓过上了安康幸福的小日子。
这更加让原身的执念变成怨念,她恨为什么她的家人就要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人,怨念逐渐衍化成恨。
世界意识捕捉到这抹恨意,才有了凤梧来到这个小世界消除怨恨。
凤梧长长吐出一口气,心头沉甸甸的压抑感让她心情低落,凤梧没有强行压制原身留在身体里的感情。
“原身的愿望是什么?她希望我怎么做?”
“原身的愿望是她的家人都能平安健康的等到平反洗去冤屈的那一天,如果可以,她希望爷爷能亲眼见证国家的繁荣昌盛。原身爷爷是个忧国忧民的人,他希望国家能变好,也希望人民能过上好日子。”
凤梧点头,“原身自己呢?关于她自己的,她就没有什么想法?”
系统肯定道:“没有,任务对象就只有这一个愿望,她希望宿主好好帮她照顾家人,其他的没有要求。”
沉默了很久之后,凤梧才自言自语道:“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