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杯下肚,双方也各自说明了自己的来历。
书生自称姓姬,名鞅,是卫国公族的旁系后代,曾拜入法家大贤李悝座下学习。
因在卫国得不到重用,此次前来楚国,意欲通过吴起引荐,一同为楚王效力。
“你当真认识吴起?”
“吴起是我师叔,我怎能不识?”
看着李世民、和赵匡胤都是一脸的羡慕,姜宁也是面露惊讶之色,姬鞅不免有些得意。
可一旁的嬴政,却满脸疑惑。
“谁是吴起?”
赵匡胤笑了:
“你小子平常不读书也罢了,却还如此寡闻,连闻名天下的兵家亚圣都不认识?”
“兵家亚圣?不是在魏国吗?”
“那是两年前,如今吴起被当今楚王熊疑任命为令尹,主持改革,仅仅两年就使得楚国兵盛国强,称霸一方。”
“哦。”嬴政很快没了兴趣。
对此,姬鞅面露不快地看了嬴政好几眼。
以嬴政性格,自然忍不了。他恶狠狠地瞪了回去。
“怎么滴?”
赵匡胤、李世民一听赶紧又打圆场,几人随后又重新聊起了迁都之事。
嬴政则一般继续漫不经心地听着,没多久,一个东西引起了他的兴趣。
“九鼎?”
“吴子不知道也罢了,连九鼎也不知道吗?”
“又没人跟我说,我怎么知道。”
“要说我们华夏一族最为著名的圣物,第一是那把轩辕帝的轩辕剑,第二就是禹皇九鼎了。”
“那跟洛邑有什么关系?”
“大岐开国天子姬发取得天下后,先是命人在天下的中心建立洛邑,而是又将从商人手中夺来的九鼎镇压在地。传说,这就是大岐王朝延续千年强盛不衰的原因。”
“哦?这九鼎有这么大的能耐?有机会一定要亲眼见识一下。”
不知为啥,嬴政对九鼎的兴趣格外浓厚。
可他随意的一句话,却让在场的所有人脸色大变。
姬鞅更是气笑了,你一个贵族家里的护卫怎么这么臭屁?
“这位小兄弟,那可不是你能轻易见到的东西。”
嬴政不以为然:“有何难?”
赵匡胤赶紧踢了他一脚,一脸严肃地说道:
“你说这样的话,会惹大祸的!”
嬴政自知失言了,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姜宁心里早已经翻了数地白眼了,他一脸抱歉地对姬鞅说道:
“小孩子不懂事,不知天高地厚,见谅见谅。”
姬鞅摆了摆手说道:
“年轻人有远大的志向也是好的,索性这是在楚地,倒也没有大碍。”
尽管嬴政口遮拦,对于其他三人,姬鞅还是颇为欣赏的。
特别是赵匡胤和李世民,谈吐不凡,颇有见识,又一表人才,做富商的护卫岂不是可惜?姬鞅心里起了招揽之意。
“几位谈吐过人,如果愿为楚王和令尹大人效力,在下愿意代为引荐。”
“姬兄如此看好楚王?”李世民笑道。
“楚王以我师兄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两年,听之信之,纵观各诸侯恐怕一人有此用人之量。以我师兄之能,再加上我相助,恐怕不出二十年,可助楚王得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