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英国战场上的美军兵营变得空无一人,美军机场变得门可罗雀。在英国战场上的百万美军每日每夜、源源不断地被撤离英国。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等地。
同时,驻扎在冰岛和格陵兰岛的美军也开始撤退,前来接收的德军不费吹灰之力便登陆上岸。在非洲中南部,美军也开始撤退,从非洲中部一路南下的德军迅速占领了美军撤退后的这些“真空地带”,没多久,德军非洲军团部队便于北华军驻南非地区军队完成胜利会师。由于在冰岛、格陵兰岛、非洲,英军或其他原同盟国军队很少甚至没有,因此美军把地盘让给德军的气氛也不是太尴尬,双方部队进行交接时气氛友好,很多美军德军还召开了联谊会。在北华南非四省的北部国界线上,北华军、美军、德军这三支不久前还打得你死我活的军队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庆祝战争结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根据三国协议,美国的势力范围圈是北美洲和南美洲(格陵兰岛除外),辽德两国绝不染指美洲,美国必须要把分布在美洲以外的美军都撤回美国,在这个过程上,美国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彻底控制美洲的战略计划。
美国在这场世界大战中没有战败,但也谈不上是胜利者,付出巨大代价却似乎一无所获,这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也让美国民众心理上难以接受,因此,尽管罗斯福总统德高望重,但美国国内此时也出现了很多反对罗斯福政府的声音,民主党的老对手共和党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使得罗斯福政府被推到了美国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共和党毫不客气地抨击“罗斯福耗费了无数美国纳税人的金钱以及无数美国军人的生命打这场战争,结果最后却毫无收获,既然如此,罗斯福当初决定参战根本就是严重的错误,罗斯福必须下台”,这不得不让罗斯福总统感到四面楚歌,另一方面,罗斯福总统也已经预测到,战后的中美德三大国固然不会再度爆发世界大战,但肯定会展开激烈竞争甚至是局部争霸,同时,中德两国在此战中都国力暴增,虽然美国国力还是世界第一,但假以时日被中德超越也不是不可能,因此竭尽全力提升美国自身的国力基础就是美国的当务之急,而提升手段也很简单,那就是开疆拓土。只有开疆拓土,才能提升美国国力基础,才能让罗斯福政府摆脱此时的内政危机。
基于这样的国策,白宫方面把目光投向了美国北部的加拿大。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假如某个人觊觎邻居的财产,太平时期肯定不能明火执仗下手,但在混乱时期却可以浑水摸鱼。这个道理正是美国觊觎加拿大的心理写照,加拿大领土面积比美国还大,人口却只有美国十分之一不到,并且加拿大刚刚脱离英国控制,没有强大靠山,而加拿大自身国力也十分衰微,面对如此诱人的一大块肥肉,白宫方面自然心动不已,并且世界大战才刚刚结束,世界局势还动荡不安,正适合美国趁火打劫。毕竟,到了和平时期后,美国肯定不方便再对加拿大下手了。早在1812年,独立没多久的美国就曾打过加拿大主意,眼下,弥补这个“历史遗憾”的机会正好来了。
合理地吞并加拿大,美国需要出师有名,而美国此时正好有个“拍档”来合伙演戏。
这个“最佳拍档”就是北华政府,是北华军北方军。
辽美和平停战后,很自然,美国境内的北华军要开始撤退了,但是,撤到哪里呢?同时,辽美虽然和平停战了,这并不代表北华军北方军部队就不打仗了,北美大陆上,除了美国外,加拿大、墨西哥等国此时在名义上仍然是北华的敌人。北华只是与美国和平停战,却还没有跟这些前同盟国成员国和平停战。
打加拿大,对于北华军来说是名正言顺的。
三月上旬开始,西雅图地区的北华军开始向北撤退,撤向温哥华,同时,旧金山地区的北华军也没有乘军舰回国,而是在“友好国家”美国境内借道,一路向北。与美军的血战中,北方军损失惨重,此时第1、第2集团军累计还有约三十万可战之兵。对美国来说,三十万北华军是不折不扣的重大威胁,而对于只有1200多万人口的加拿大来说,三十万北华军则完全是具有灭亡加拿大能力的可怕力量。
北美大陆上于是出现了这么一幕:美国境内的北华军在美军“欢送下”撤退了,但没有撤回国,而是撤入加拿大境内,然后凶猛地攻击加拿大军队,攻占加拿大土地。加拿大境内,北华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
加拿大政府顿时猝不及防。对于加拿大而言,事情不止如此,简直是祸不单行,北华军猛攻加拿大已经让加拿大危在旦夕,而雪上加霜的是,辽美已经停战了,因此,加拿大境内的美军也没有义务协助加军抵挡北华军了,所以北华军把加军打得人仰马翻时,旁边的美军却在忙着一边撤回美国一边看热闹,同时还带走原先带来的武器弹药、辎重物资,并且美国还断绝了原本供应给加拿大的所有补给。加拿大基本没有重工业和军工业,美国断掉输血管,加拿大军队立刻从机械化时代落入了小米加步枪时代里,完全成了乌合之众。
加拿大总理威廉莱昂麦肯齐金惊慌失措地向美国政府求援,接待他的杜鲁门双手一摊,满脸爱莫能助:“很抱歉,总理阁下,我们已经跟中国人停战了,所以我们是中立国,不能插手辽加战争,同时,我们也不能对你们做出任何支持或援助,毕竟,你们加拿大没有跟中国签署停战条约,你们和他们还是交战国。”
没有美军助战以及美国输血,加拿大军队完全抵挡不住北华军的攻击。别的不说,原本在北美天空中很难有所作为的北华空军此时完全是无敌的,以前北华军机群轰炸加拿大时会遭到美军机群的强力拦截,但眼下,飞入加拿大空域里的北华军轰炸机群纯粹如入无人之境,炸得加军狼奔豕突、损失惨重,甚至,北华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群还肆无忌惮地轰炸了加拿大首都渥太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总理几乎急红了眼,他再次飞到华盛顿,近乎哀求地请求美国政府伸出援手。杜鲁门最后是这样回复的:“...美国是中立国,不能插手辽加战争,加拿大想要退出战争,唯一的办法就是...加拿大加入美国,这样,加拿大是美国的一部分,辽美和谈条约也能适用加拿大,加拿大就不会遭到北华军的继续攻击了。”
听到这个回复,金总理如梦初醒,霎那间明白了美国政府的险恶用心。
悲愤交加且不死心的金总理随后派遣特使接触北华政府,试图进行辽加停战,北华政府开出的条件是“加拿大无条件投降并且要并入中国”。
金总理等加拿大高层们明白了:加拿大只有两条路,一是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一是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八个字是加拿大此时的最真实写照。
尽管万般痛苦,尽管万般愤恨,尽管万般不甘,但金总理等加拿大高层们也已别无选择,时间继续拖下去,加拿大境内的北华军都在进攻,都在占领更多的加拿大土地,北华空军的轰炸机群也在每日每夜地往加拿大城市扔炸弹,让加拿大民众一片接一片地血肉横飞。最终,加拿大政府在巨大的悲伤中同意了美国政府的“美加合并”要求,毕竟,对于加拿大人而言,加入美国肯定比加入中国更有认同感。
当天晚上,白宫方面彻夜狂欢,而在太平洋彼岸的沈阳,张学良则接到了罗斯福总统的感谢电报。
北华帮美国这个“大忙”,美国肯定不是没代价的,但不管怎么说,美国终于如愿以偿地吞并了加拿大全境。在这同时,美国如法炮制,在北华军的“配合”下,吞并墨西哥境内最具有战略价值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即地图上墨西哥西北部最狭长的半岛)以及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群岛的广大地区。办法如出一辙:北华军“赖”在当地不走且大肆攻击,美国政府则扮演“救世主”角色,或威逼之,或利诱之,与北华政府一红一白唱双簧,然后冠冕堂皇地吞并这些地区。经过这几场大规模“开疆拓土”,美国的领土领地面积从战前的937万平方公里(美国领土是本土四十八个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是美国的领地,并非正式领土)猛增至2000万平方公里(其中加拿大和纽芬兰地区共998.5万平方公里,下加利福尼亚半岛面积为14.4万平方公里,纽芬兰地区是在历史上1949年才加入加拿大的),但同时,美国永久性地失去了夏威夷群岛。
如此丰硕的成就,让美国国内对罗斯福总统的反对声音一下子被狂热的拥护声音给取代了,杜鲁门开玩笑地说道:“我现在最同情我们的国旗设计人员,因为星条旗上的四十八个星要增加几十个了,设计新国旗真是一件麻烦的事。”后来,美国本土多个州被合并,同时在新领土领地上新建立15个州,美国国旗上原本6乘8共48个星被改为7乘9共63个星,代表美国领土最终的63个州。美国的战后新领土占据了83.3%的北美大陆,几乎覆盖北美,并随后把整个美洲都纳入了自身势力范围内。
历史学家吴晗对此讥讽道:“加拿大、墨西哥等这些北美国家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它们在战争中对美国唯命是从,响应美国号召加入战争并对华宣战,结果引狼入室并在最后又被美国无情抛弃,不仅如此,它们还被美国趁机吞并大片土地,落得一无所有的悲惨下场。”
美国忙得不可开交的同时,德国和北华也同样忙得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