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微笑道:“据我所知,珍珠港的水深只有12米,鱼雷扔下去会立刻扎进海底淤泥里,你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林靖海道:“我们不需要彻底炸毁珍珠港里的美军军舰,只需要将其炸得失去动力和战斗力就可以了,哪怕美军花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将所有的受损军舰都修复,也无济于事,因为我们已经攻占夏威夷了,那些受损的军舰都已经是我们的战利品。而达到这个目的,靠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轰炸就足够了,每架斯图卡舰载机可以携带2颗500公斤重的穿甲高爆炸弹,如果一起俯冲着投下去,可以做到两颗炸弹在同一个地方爆炸,对军舰能产生极大的破坏力。所以,我们的鱼雷主要是为了在公海上与美军舰队遭遇时而做准备的,并没有打算在珍珠港的浅水里使用鱼雷。但是,我们也为此做了准备。针对珍珠港水浅的特点,我们采取了两个应对措施,一是训练飞行员超低空飞行投雷,我们的舰载机携带的氧气鱼雷约1000公斤重,光是弹头炸药就有250公斤重,在100米高度投下去,鱼雷会扎入海面以下30米到100米,甚至会反弹跃出海面,如果飞行员降低到在海面20米距离上进行投雷,就能使得鱼雷扎入海面以下的低度大大提高,但这个对我们的飞行员来说比较危险;二是改进鱼雷,给鱼雷增加调度设备从而减小如水深度,同时给这批鱼雷的雷身上裹上一层大约十厘米厚的橡胶套和聚苯乙烯塑料泡沫,增大鱼雷的浮力。事实已经证明,我们的这两个对策是有效的,但我们确实没怎么打算在珍珠港浅水内对美军军舰使用鱼雷攻击。”
张学良暗想:“我还以为你们又跟日本人想到一块,给鱼雷增加木鳍了呢!”
会议召开了足足一天,中午停会吃了午饭,然后继续开。总体而言,北华海军制定的突袭并强攻继而占领珍珠港的计划是非常周密的,堪称巨细无遗,计划书加起来足有一本《红楼梦》那么厚,全部字数超过五十万。制定这个计划的是以林靖海为首的一批青年参谋军官,几乎没有一个老派将领残余,这也说明了,老派将领们思想沉稳保守,新派军官们思想锋利,敢于大胆创新。计划虽然庞大,但并不复杂,一半以上的计划都是针对各种变故和意外的后备方案,主要的制定者林靖海说道:“我有一个老式手表,只能显示时间,我刚刚买了一个新式多功能手表,又能显示时间又能显示日历又能显示方向有好几个功能,但老式手表十几年从没坏过,而新手表才三个月就坏了两次。所以,机器越精密,功能就会越多,但出故障的可能性也会越高。而计划书就跟机器一样,越简洁越有效就会越好,同时不能制定太多的目标,必须卯足全力向着一个目标使劲。”这是林靖海制定作战计划的准则,“巧妙而不繁琐,全面而不复杂”。
结束会议时,陈绍宽神色肃然地对张学良道:“少帅,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您。”
“哦?什么问题?”
陈绍宽凝重地道:“少帅,假如我们的计划能取得成功,但必须要付出代价,您能承受多大的代价?换句话说,您的战损底限是多少?请您告诉我们,让我们心里有个数。”
张学良略感惊讶,而现场的海军将领们都看着他,等待着他的答复。很显然,这个问题对海军将领们是很重要的,他们不知道张学良愿意为了获得胜利而忍受多大的代价。毕竟,北华海军是张学良一手苦心经营起来的,每损失一艘主力舰都肯定会让张学良心痛无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思索了半晌后,张学良语气坚定地道:“只要你们能达到目的、获得胜利,损失一半的舰艇是我的承受底限。”
将领们都如释重负地露出会心的微笑,显然,张学良的底限比他们预料得要低很多。
“我在这里还要强调一件事!”张学良正色道,“我们造一艘军舰需要消耗几千万美元和几年时间,战沉了确实是非常巨大的损失,但是,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生命是最宝贵的,并且国家培育你们的耗费要比建造军舰更大。所以,我在这里严格命令你们,即便打了败仗,哪怕是再惨的败仗,也决不允许自杀!同时,不管打了胜仗还是打了败仗,救人都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比起你们的战果,我更关心你们的战损。”
“明白!”将领们无不目光明亮,甚至部分人的眼里都渗出了泪花。
“你们好好干吧!”张学良鼓励了一下将领们,“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尽管开口。对了,你们还需要多少准备时间?”
“最快一个月,最迟两个月。”陈绍宽回答道,然后又示意张学良走到一边,然后低声问道,“少帅,我还有一个问题。”
“说吧!”
陈绍宽迟疑地道:“我们在美国有几百万侨胞,一旦开战,他们必然受到美国政府和民间的刁难迫害,他们的人身安全会受到威胁,私人财产会被没收,银行存款会被冻结,可是,如果我们事先通知他们,又容易泄密。怎么办?”
“这个问题么...”张学良也有些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