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府军大概二十万人,其中很多官兵也深受王室恩惠,都怀念王室,因此这支军队的凝心力并不高,装备也不先进,但毕竟人多势众,靠着那五千多装备精良但人数较少的王室军以及我们在泰国境内建立的秘密武装组织打回去,胜算很难说,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让泰国陷入长期的内战。”
“内战不能打呀!”帕恰迪波亲王满面悲苦地道,“一打起内战,全国满目疮痍,老百姓流离失所,整个国家都会惨不忍睹的!”
“可是,靠你们的力量很难速战速决地推翻泰国的反动政府。”徐永昌无奈道,“除非,我们直接出兵帮助你们,但...你们泰国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很敏感,英国人和法国人看到你们投靠了我们,难保不节外生枝...我国刚刚结束战争,是不想与英法发生正面矛盾的。”
“这个...”帕恰迪波亲王等四位亲王面面相觑,都绝对徐永昌说得很对,但也不甘心继续等下去。
“那只能继续等待有利时机了。”张学良也感到很为难。确实,北华插手泰国,必然引起跟英法的矛盾,而这一点,恰恰是张学良想要避免的。
继续商谈了半个多小时后,没有获得突破性结果的帕恰迪波亲王等人怀着有些失落的心情跟张学良告别。
等这几位泰国亲王离开后,张学良问徐永昌:“次宸,这股泰国王室势力有没有被我们完全控制?”
徐永昌微微一笑:“这几个亲王除了有点名望外,什么都没有,枪炮钱人都是我们出的,怎么不听我们的话?海南岛的那五千泰军里的中高层军官都是我们的人,每个连里有一个排直接就是我们的部队,重武器都被我们的部队所控制,我们的理由是为了加强泰军的战斗力,实际上就是彻底控制这支部队。少帅放心,泰国王室的军队,百分之一百地掌握在我们的手里。还有我们在泰国境内秘密建立的那些组织,十有八九也是我们的人。少帅您可不要忘了,东南亚地区拥有我们上千万的侨胞,这些侨胞就是我们以后控制那里、统治那里的群众基础。泰国境内的那些组织差不多有三万多武装人员,武器弹药是我们提供的,资金训练也是我们提供的,中高层军官也都是我们的人,基层官兵绝大多数都是泰国华侨,这些华侨听谁的呢?当然是听我们的了!”
张学良笑了:“没错!一旦泰国内战爆发,就是我们控制泰国的大好机会!以后的泰国,将再次成为我大中华的藩属。”
什么时候对泰国下手,这是张学良遇到的两个问题中的一个。
另一个问题也跟英国人有关,并且更加敏感和棘手,那就是香港问题。
根据当时签署的《中英互不侵犯条约》,香港主权归属问题此时处于“搁置待议”状态,但眼下的香港早已经掀起了一片“回归祖国”的民意狂潮。究其根本,还是北华的日益强大和对外战争的胜利。虽说北华只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中国。北华征服日本,灭亡苏联,收复失地,开疆拓土,这使得中国各地和社会各界都欢欣鼓舞、扬眉吐气,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也因此而大大膨胀。在这件事上,香港就像放大镜的焦点,热情最为炽烈。
张学良其实跟香港之间有一个很巧妙的联系通道,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卫队长何世礼。何世礼是香港著名富商、慈善家、实业家何东(也叫何启东)爵士的第九个儿子,所以张学良跟何东爵士也素有往来,香港位于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之间,而东南亚的陈嘉庚先生等华侨领袖素来是张学良的经济盟友,所以北华和东南亚之间的商业事务都离不开何东爵士,张学良和何东爵士也关系很好。何东对张学良也印象非常好,一来,张学良抵御外辱、开疆拓土,足以让每个华人都视其为“民族英雄”,二来,何东本人有一半的犹太血统,而张学良既在欧洲挽救了数百万犹太人,又帮助犹太人建国,这更加使得何东对张学良的好感更上一层楼,并且何东的儿子何世礼就在张学良身边做卫队团团长,因此张学良跟何东家族以及以何东家族为代表的香港华人名门望族都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何东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人,他拥有英国爵士的头衔,在香港政界民间拥有非常高的威望,何东家族是香港的超级富豪,也是香港第一号名门望族,而何东在商界和政界的那些故交朋友,比如颜成坤、邓肇坚、谭雅士、陆霭云、郭赞、罗文锦、周寿臣、李子方、许爱周等人和这些人的家族以及组成的大关系网,就是全香港的民意、经济、金融、文化等多方面的统治体系。说白了,英国人虽然用武力统治着香港,但具体想管理和发展香港,则是何东这样的富商、士绅、贤达担任顶梁柱。离开这些华人名流,香港马上就会瘫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东这样的香港华人名流,拥有非常多的共同点:爱国,但对祖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在香港的商界、政界、金融界、文化界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威望,对香港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是香港华人的名心所系。本来,何东这样的香港华人名流是渴望香港能够回归,他们一直以华人自居,而没有把自己当成英国人,但由于中国长期国力衰弱,他们也只能在黯然失望中无可奈何。然而,张学良的横空崛起,则让他们猛然间看到了希望。北华如此强盛,香港回国的时机岂不是已经来了?这就是何东等人的想法。况且,他们也看到了跟香港同样命运的台湾和澳门,这两地被北华军收复之后,愈发地蒸蒸日上、繁荣兴旺,所以香港回归中国不会对香港的民生、经济、人权、政治等问题造成影响。
毋庸置疑,何东爵士这样的人是非常爱国的,以前的祖国又穷又弱,他们也无可奈何,但现在看到北华的强盛,他们都坐不住了。在这其中,何世礼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张学良每过几个月都会批何世礼一个假期,何世礼回到香港的家里后,立刻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地向自己的父亲以及家族里的叔伯长辈讲述着张学良是何等的雄才大略,北华是何等的富强昌盛,北华军是何等的战无不胜。本来,何东爵士等人在报纸媒体上就非常惊喜激动地看到了张学良领导下的北华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再经过自己儿子的亲身讲述,自然对张学良的信心更加大增了。以何东爵士为首的香港华人名流已经有了这样的共识:只要得到作张学良的支持,有了北华作为强大的靠山,香港回归不成问题。实际上,这种回国的念头也是香港160万普通民众的民意:堂堂正正做中国人当然好过做二等的英国人,毕竟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而祖国(北华)又是如此的强盛,做中国人是非常自豪的,干嘛不回归祖国呢?
去年年底,张学良度完假后,何世礼再次放假回到香港家里,终于,他的父亲以及上百名香港的华人名流聚在一起,郑重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认为张学良可以让香港回归吗?”
何世礼毫不犹豫:“绝对没问题!”
香港顿时陷入了一场狂澜中。远在沈阳的张学良突然间接到几百份来自香港的请愿书,其中的好几封都是上百人的联名请愿,为首的就是何东爵士,里面的内容都差不多:请张将军立刻收复香港!
张学良吃惊的时候,香港早已经一片沸腾了。数以十万计的香港居民,其中一半是学生和热血青年,在何东爵士等香港华人名流的率领下,前往香港总督府,向总督杨慕琦爵士递交上“香港民意联合请愿书”,要求直接跟英国政府对话,请求英国政府放弃对香港的殖民统治,配合中国政府(北华政府),让香港重回中国。另一方面,更多的热血青年则在香港主干街道上高举张学良的画像和北华军的军旗,喊着“请张将军收复香港”“欢迎北华军进驻香港”之类的口号。汹涌局势很快就一发不可收拾,使港督方面和英国政府都大吃一惊。
香港的局势让张学良陷入两难,收复香港肯定会跟英国人闹翻脸,而这正是张学良要避免的一件事,但不收复香港又怎么对得起香港同胞的爱国热情?实际上,在获悉这件事后,以陆军总司令杨宇霆为首的激进派以及大批北华少壮派将领都纷纷强烈要求趁机收复香港。用杨宇霆的话说“我们大中华此时是何等雄壮!堪称世界第一大国!但居然还有一块国土是他国的殖民地!这根本就是国耻!香港很小,但越是这样,就越耻辱!我们刚刚为国家增添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新领土,却连小小的香港都收复不回来!本身就是耻辱!”杨宇霆其实说得也很对,此时的中国,被日本和苏俄侵占的领土都收复了回来,甚至还新获得巨额领土,除了云南一带还有一些边陲领土在历史上丧失之后没有收复之外(藏南地区已经在《中英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收复回来了),剩下的就只有香港了。并且,由于香港是个繁华大都市,经济发达、位置重要,所以这块“中国最后的失地”也在北华军开疆拓土的整体大环境下显得异常的刺眼,英国人侵占香港的讽刺意味也显得越来越浓烈。
张学良很头疼,他一时间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