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听说后方的专家们研制成功了一种专门对付巷战的炸弹,我们又激动又兴奋,毕竟我们都吃够了巷战的苦,打巷战不仅充满了短兵相接的肉搏,还要像掏老鼠洞一样地去把藏匿在各个旮旯角落里的苏联人给掏出来,是一种令人厌烦的战斗模式。看到即将投掷这种新型炸弹的B-17出击了,我们纷纷好奇地举目观望,一睹这种新型炸弹究竟有多么厉害,是不是像专家们吹嘘的那样。100多架B-17,投下了200多颗新式炸弹,在空中绽放开两百多朵伞花,不紧不慢地落向苏军藏匿的地区...观望中的我们都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我紧紧地盯着其中最近的一颗。只见它慢悠悠地落下,在距离地面十来米的时候,突然间猛地爆炸,发出比平常炸弹小得多的声音,以爆炸点为球心,那片城区的上空炸开了一大团白色的雾气,笼罩了大概直径一百米的区域。我明白了,炸弹里装满了一种压缩气体,刚才的爆炸并不是炸弹的最终爆炸,而是弹壳的破裂,释放出这种气体。紧接着,一团极其巨大的火球在那片区域的上面猛然绽放开,刚才的那一团白色雾气陡然间被引燃引爆,化为体积急剧膨胀了十几倍的空中大火球,释放出强烈的冲击波,雷霆万钧、地面颤抖,足有三五个足球场大的地面火光闪闪,空气在剧烈燃烧...没错!是空气在燃烧!我明白了,新式炸弹里装的不是炸药,而是某种液化的高能燃料,在被释放出去后,液态燃料迅速汽化成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一团,形成了一片白雾,这样,燃料被稀释到了空气里,空气里饱含小水珠般的燃料,被燃料充分混合饱和的空气成了悬浮在低空中的溶胶雾气状可燃物。有一种喷火的民间艺术,表演艺人嘴里含着一口烈酒,对着火把猛地一喷,就形成了一团火球,而这种新式炸弹的原理也一样,先在目标上空形成燃料雾团,最后引爆,使得雾团发生大爆炸,并让空气也剧烈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形成高温高压且迅速膨胀的大火球。二百多团低空大火球,此起彼伏地在苏军藏匿的城区低空中剧烈爆炸,空气剧烈燃烧,我感觉身边的空气在流动,形成了一阵阵风,我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空中的气波涡流。我彻底明白了,新式炸弹爆炸后消耗了大量的氧气,使得爆炸区域空气稀薄、气压减小,自然让周围的空气被‘吸’了过去。我也明白新式炸弹的杀人原理了,它不是为了炸死人或震死人,而是为了消耗氧气,憋死人。
第一轮投弹是200多颗新式炸弹,随即,第二轮的200多颗也被扔了下去。师座传来‘全体进攻’的命令,我立刻带着弟兄展开冲锋,果然,苏军抵抗十分微弱,很多藏匿在坑道里苏军都死于非命了,他们以前用这种办法躲过了我们的常规炸弹,却躲不了我们的新式炸弹。我亲眼看见,横七竖八毙命的苏军,尸体基本完整,没有弹片的杀伤痕迹,但都张大着嘴巴,嘴巴张大的角度几乎超出了人类嘴巴的极限,就像蛇的嘴巴一样张得老大,舌头也伸得老长,几乎耷拉在了嘴角边,脸色和嘴唇都发紫,并且一个个眼珠子暴突出来,额头上也青筋暴突,双手都掐着自己的脖子,脖子上、胸口上、手指甲里鲜血淋漓,很多人都抓破了自己的喉咙。很明显,他们都是因为缺氧而活活窒息死的,这也证明了我对新式炸弹杀人原理的猜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到云爆弹的威力,我感慨,我以为我们这些杀伐征战、铁石心肠的军人是最凶狠的,但其实呢?后方兵工厂里那些戴着眼镜、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科研专家们才是最凶狠的人,那帮酸秀才看上去文弱得手无缚鸡之力,看上去弱不禁风、人畜无害,给他们一把枪估计他们都没勇气对着别人开火,但他们用他们的智慧研制出来的武器却能杀人无数。...”
连续一周,北华空军向鄂木斯克城区内投掷了3000多枚“烈云”云爆弹,消灭了大量藏匿在废墟坑道、战壕工事、碉堡隐蔽部里的苏军,由于这是云爆弹第一次投入实战,苏军毫无防备,死伤巨大,累计超过五万苏军在云爆弹的爆炸中被活活窒息而死。云爆弹的惨无人道程度比毒气弹更狠,毒气弹释放出毒气来杀人,起码还可以戴防毒面具来抵抗,而云爆弹直接耗光氧气,让人窒息而死,根本毫无防备,因为再怎么完善的坑道工事都不可能是全密封的,苏军也不可能在阵地上事先准备好氧气瓶,即便躲在地下,云爆弹在地表爆炸开后,地下坑道里的氧气也会被吸走消耗掉。毋庸置疑,云爆弹也是一种改变战争模式的新式武器,它改变了常规弹药靠弹头碎片杀伤敌军的作战方式,因为弹头弹片要与肉体发生接触才会产生杀伤力,而云爆弹根本不需要,云爆弹最主要的就是靠“耗氧能力”来杀人,其次才是燃烧高温、爆炸高压产生的冲击波和弹片。
云爆弹参战短短十天,被北华军足足围困了180多天都没有拿下的鄂木斯克就正式宣告易手了,守城苏军总指挥戈沃罗夫少将和副总指挥马利诺夫斯基少将都死于云爆弹造成的缺氧窒息。
北华军在鄂木斯克的战果实在太过于丰盛,因此足足“消化”了一个月,直到五月底,鄂木斯克战役才正式结束,北华军以伤亡14万人的代价,消灭苏军25万余,俘虏48万余。而在这同时,奥伦堡战役也同样以北华军的胜利而正式结束,北华军以伤亡9万余人的代价,消灭苏军近20万,俘虏35万余。新西伯利亚、奥伦堡、鄂木斯克这三场大战结束后,北华军累计消灭和俘虏苏军超过170万,并在最后的追击中又陆续消灭了50多万苏军(大部分被消灭的苏军都是向北华军投降的,因为苏军此时已是一触即溃的惊弓之鸟),从而彻底摧毁了苏军最后的大兵团机动力量。
6月上旬,北华军攻陷秋明和库尔干,夺取了秋明这个苏联最后的产油区,获得了这个储油量高达400亿吨、可开采量高达60亿吨的超级大油田。以秋明地区为主,新西伯利亚地区共有油田和气田超过200个,是世界上仅次于波斯湾地区的第二大油气田分布地,光是秋明地区的油气资源就超过美国本土全部储量。此时,北华军距离乌拉尔山还有300多公里;
6月下旬,北华军攻陷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夺取了车里雅宾斯克这个苏联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坦克工厂基地,缴获的坦克生产线和重工业设施可以让北华的坦克产量正式突破每个月1000辆的大关(1941年的水平)。此时,北华军距离乌拉尔山只有30多公里。
六月底,北华军抵达乌拉尔山,把铁血军旗插在了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上,苏联乌拉尔军区司令员、苏军炮兵总监库利克大将和苏联中亚军区司令员、苏军总后勤部长秋列涅夫大将一起自杀身亡。至此,北华军全面占领了北亚和中亚。
七月初,北华军大规模越过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开赴东欧,参加对苏联的最后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