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还需要六个小时!”负责后勤运输的军官回答道。
“给你们三个小时!完成不了,全部枪毙!”张自忠厉声道。
虽说张自忠杀气腾腾地说出“枪毙”这两个字,但负责后勤运输的军官其实并不害怕,因为张自忠对待部下一直是“刀子嘴,豆腐心”,张自忠有个绰号叫“张扒皮”,仅仅是因为他治军严厉,而绝非虐待下属。“亦严亦仁”是张自忠的性格。部下们经常听到张自忠说“完成不了任务,我枪毙你”,但极少有人真的被枪毙,顶多也是挨一顿军棍。不过,此时听到他再次说出“枪毙”二字,负责后勤运输的军官都清楚事情确实非常紧急,必须要迅速完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傅作义则和萧浩然在一片开阔地上,上百架直升机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特种部队的徐玉伟和孙涛正率领着特种兵们在挥汗如雨地工作着:把一桶桶汽油扛上直升机。
“这就是你的计划。”傅作义神色复杂,甚至微微感到有些心颤,“你还真狠!”
“为了胜利,不择手段也是正常的。”萧浩然神色平静,他对身边的一个军官说道,“再次汇报气象情况。”
那个军官急匆匆离开,迅速又回来:“阴,风速四级,6.7米每秒,方向正北偏东。”
萧浩然满意地点点头。
傅作义想点起一根烟,但看看现场堆满汽油桶,又把烟盒塞进口袋:“我看你让徐玉伟他们囤积了不少汽油,又提前准备了很多直升机,我以为你要故技重施,就像当初你在本溪做得那样。可是,汽油数量又不够多,无法焚烧城市,所以我觉得疑惑,一直不知道你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现在,我知道了,我感觉不寒而栗。”
“新西伯利亚已是一片废墟,怎么烧?”萧浩然淡淡一笑,“当初为了烧掉本溪,我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下水道里塞满了煤炭,灌足了汽油,甚至还往里面通瓦斯,最后也不是特别成功,焚城战术会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再加上我们的据点战术,所以这个办法在这里是无法再用的,如果真的放火,以我们和苏军在城内犬牙交错的态势,大火一起,我们要和苏联人同归于尽,一起葬身火海。”
“难怪我当初组织突击部队去偷袭苏军后勤基地,你会那么失态。”傅作义若有所思。
“嗯,我担心苏军会因为物资损失巨大而提前撤离。但朱可夫彻底赌红了眼,他不但没有撤兵,反而继续增军。”
“我现在也明白了,在守城方针上,为什么你跟我出了一些微妙的分歧。我的计划是拖延时间,而你的计划则是通过拉锯消耗战来迫使苏军投入更多的兵力。你现在确实成功了,新西伯利亚和托木斯克之间,不包括阵亡的,苏军集结的人数已经超过五十万。”
“是的。如果按照钧座您的计划去打,我们采取的很多战术都没有发挥最理想的效果,我军很多优势都没有被我们充分利用,比如我们的直升机,没有积极参战,因为我们不能损失太多直升机,否则就没法展开后期计划了,我们的战术在整体上也有些僵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的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朱可夫其实也怀疑我们在以新城为诱饵,引诱苏军云集这里,然后再展开包围聚歼。于学忠发给我们的电报里,告诉我们一件事,苏军在新城和鄂木斯克之间布设了大量的小股部队充当警戒哨。朱可夫确实是慧眼如炬,他的嗅觉和猜测都是非常准确的,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我们...不,是你,他没想到你会用这个办法来聚歼他的几十万大军。”傅作义顿了顿,“朱可夫没想到你的办法,不是他不够聪明,而是他大大地低估了你的阴狠程度。我们现在假装跟苏军谈判,让出新城,同时把伤员和阵亡官兵都带走,战斗部队也背靠火车站做好了撤退的准备,因为只有我跟你知道,新城马上就要陷入火海了。”傅作义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是陷入火海,不是化为火海。”
“你们都说我贪心,我也是没办法,必须要在新城、奥伦堡、鄂木斯克这三个战场上同时重创来犯的苏军大兵团,彻底消灭苏军最后的机动力量,只有这样,战争才能早点结束。可是,局势注定了我们无法三全其美。战场有三个,我们的兵力只够参加两个,所以我不得不出此下策。”
“你让第五军在新城与苏军死缠烂打,硬生生地用血肉来消耗苏军,来迫使苏军不得不增加兵力,你这么做,让多少本来可以不死的士兵失去生命啊。”傅作义有些唏嘘感慨。
“钧座,你错了。在你们看来,我冷酷无情地让一万个本来可以不死的士兵失去生命,但你们为什么看不到,我虽然让一万个士兵白死,但却间接地挽救了十万甚至二十万士兵的生命呢?战争早点结束,多少士兵因此而幸存?为了战争早点结束,暂时多扔进去一些人命,有什么不对吗?战争,就是做生意,你想要赚,不投入成本,可能吗?你们只看到眼前可以拯救的多少个生命,却忽略了因为你们的‘仁慈’而间接在以后多害死的几倍生命。你们说我打仗只是算账,这又有什么不对吗?我为了救十万个士兵,暂时让一万个士兵去死,虽说生命都是无价的,但十万条人命肯定比一万条人命更值钱,不是吗?”萧浩然显得情绪微微有些激动,因为他知道自己因为“草菅人命”所以名声不佳,甚至还得到“毒蛇”这个绰号。
傅作义有些哑然。
顿了几分钟后,傅作义忍不住再次开口:“你当初在少帅面前说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取胜,就因为你已经想到了这个办法?”
“差不多,本来,如果第九集团军准时赶来,可以不用的,但第九集团军延迟了五天,所以不得不用。”
傅作义苦笑:“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这个‘七百里’在书里是夸张数字,但在你这里,却是不折不扣的七百里。你就不担心一发不可收拾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基本上没问题。”萧浩然道,“第一,第九集团军的三十万人很快就赶到,这么多人手足够救火了;第二,老天爷会帮我们灭火的。钧座,当初我在本溪放火,结果却不偏不倚地降下一场鹅毛大雪,让我的计划半途而废,我在事后研究了原因,还请教了几位气象学家。我这才知道,在阴天发生大面积的火灾,可以促使大雨或大雪提前降下,因为烈火使得大量水汽被蒸发到天空中,又因为高空中的低温而形成了更加浓厚的云层,大火烧起的巨量烟尘随着热蒸汽上升后给空中的水汽提供了理想的凝结核,从而让本来就摇摇欲坠的雨点或雪花彻底降了下来。所以,过不了多久就会下雨的。这个季节本来就是西伯利亚的雨季。”
徐玉伟和孙涛奔过来:“钧座、参座,我们准备好了。”
萧浩然吩咐道:“一定要注意地点,不能有太大的误差。所有的防火点都是我精确计算过的,你们放错了地点,会使计划对苏军的杀伤效果大大减小的。”
徐玉伟肃然道:“放心!虽然过程中要保持无线电静默,但我们都配备了指南针、地图、夜视仪,行动地点跟参座您计算后确定地点的误差不会超过一公里的。”
萧浩然点点头:“出发吧!”
二百多架蜂鸟运输直升机陆续呼啸这腾空,在夜幕中飞向新城北方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机群的下方,是无边无际地原始森林,而数以十万计的苏军就在森林里。两架直升机为一个战斗小组,第一架上坐着一队特种兵,第二架上装满了汽油桶。徐玉伟他们要做的,是放火焚烧这片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用滔天汪洋的火海彻底消灭森林里的几十万苏军。一百多个战斗小组,就是一百多个着火点,分布在几百公里的长度上,特种兵们抵达萧浩然计划书上的位置后,往几十棵大树上浇汽油,然后点火。这一百多个着火点都是萧浩然精心计算过的,把河流、风向、山地、森林密度、苏军分布地点、火势蔓延方向等诸多因素都考虑在了里面。
在原始森林里放火,这几乎是疯子的做法,大火的燃烧容易程度和弥漫扩散的速度都远远超过在城市里放火,并且形成山火后几乎一发不可收拾,特别是这种面积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燃烧起大火后几乎是空前大灾难。朱可夫做梦也想不到,北华军会用如此惊世骇俗的办法来消灭他们。傅作义说得对,“朱可夫没想到萧浩然的办法,不是他不够聪明,而是他大大地低估了萧浩然的阴狠程度”。
1941年4月1日傍晚,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人为大火灾在西西伯利亚东南处的瓦休甘平原、以新西伯利亚和托木斯克为中心的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间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