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军官兵们迅速觉察到了对手的与众不同,第120师师长徐永和挨了赵海军一顿训后十分窝火,随即制定了一项反击计划。第120师的两个团在正面进攻苏军青年师,激战之际,另外两个团从两翼展开包抄迂回。
“乌拉!”狂热的口号中,一波接一波十七八岁甚至只有十五六岁的苏军朝着北华军的阵地发动了一场接一场的类似于飞蛾扑火的攻击。
迎接苏军的自然是密不透风的暴风弹火。北华军的官兵们自然没有心慈手软,毫不留情地用子弹和炮弹把大批的苏军杀成一片片交相枕藉的尸骸。军人,在战场上遇到只要是手持武器的敌方人员,无论是天仙一样的少女还是慈眉善目的老人,都是开枪射杀之。实际上,北华军之所以这么毫不手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些苏联人其实都是未成年的孩子。”
“什么?都是孩子?看不出来啊!”
“是啊,根本看不出来,块头那么大,跟我们的成年人差不多。”
白种人的发育时间比黄种人要提前很多,所以这些未成年的苏军展开冲锋时,北华军在上百米甚至几十米的距离上根本分不清他们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因为这些未成年的俄罗斯人看上去也人高马大,跟成年中国人差不多高。实际上,即便冲过来的苏军是一群婴儿,北华军仍然是格杀勿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并不都是所有人都这么铁石心肠。第120师的迂回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把苏军青年师的一个主力团给包围在了一片雪地上。徐永和等北华军的军官也因此而得出了结论:苏军青年师虽然狂热无惧,但实战经验严重不足,很容易在战术上陷入被动。对这些青少年苏军恨得牙痒痒的徐永和下令集中火力,彻底消灭被围的三千多名苏军。
第120师里的十几位东正教修士急忙找到徐永和,为首的辅祭很诚恳地道:“师长先生,请您给他们一个机会吧!他们还是孩子呢!”
徐永和俨然是行:“孩子?他们有枪!他们是军人!他们拥有杀人的能力!他们拿枪对我们开火的时候,我们只能受死?”
“看在上帝的份上,给他们一个机会吧!”
“好吧!诸位心地善良的东郭先生,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请让我们跟他们说几句话,也许我们能说服他们放下枪。”
北华军的阵地上,十几个东正教的辅祭修士挥舞着白旗,小心翼翼地站起身,然后用喇叭对被围的苏军喊道:“孩子们!你们不应该来到战场上!中国人已经包围了你们,他们的兵力和火力都是你们的十几倍,你们如果不投降,就必死无疑了。孩子们,你们的人生刚刚开始,不要做无畏的反抗了,放下枪,投降吧!我们保证你们会得到人道主义待遇的!”
回答修士们的是一阵扫射和几发迫击炮弹,几个修士在猝不及防间血肉横飞。
被围苏军响起一阵阵近乎歇斯底里的口号:
“苏维埃必胜!斯大林万岁!”
“打倒中国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万岁!”
徐永和厌恶地道:“一群冥顽不灵的小杂种!”他随即厉声命令,“全体进攻!不要俘虏!给我把这些不知死活的小杂种都杀光!”
当漫山遍野的北华军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对被围苏军展开全面绞杀时,徐永和不无感慨地道:“把孩子推上战场,这些布尔什维克简直是丧尽天良!”
虽然苏军青年师部队情绪狂热、思想坚定,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因此对北华军的反击在几次侥幸的成功后全面被击退。1月7日,北华军第22军趁着第24军在乌拉尔河东岸咬住苏军主力的时机,对着已经被合围的奥伦堡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军人最重要的是尊严和荣誉。”这是华西列夫斯基的名言,也是他自我鞭策的座右铭。当北华军于1月10日全面攻入奥伦堡时,华西列夫斯基最后一次念叨了这句话,随后开枪自杀。实际上,华西列夫斯基的军事才能是很高的,但北华军压倒性的强大实力以及北华军灵活多变的战术让他回天无力,他已经没有机会在一场实力对等的战役或战争中充分展现他的能力了,极度的绝望和极度的愧疚让本来就已经心力交瘁的他选择了自杀殉国。奥伦堡随之也被北华军攻陷,中亚地区彻底被北华军占领,北华军也在苏联东欧地区最东南部打下了一颗钉子,为向斯大林格勒进军而获得了保障侧翼的一个重要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