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苏军的伤亡更大。第58步兵军军长MF格里高里耶维奇少将在距离最前线不足两百米的地方指挥战斗,结果指挥所被北华军的斯图卡给炸塌,被警卫员从瓦砾里挖出来的格里高里耶维奇少将在见到托洛费门科中将后,激动地流泪道:“中国侵略军的上百架俯冲轰炸机和中型轰炸机轮番轰炸我们的阵地,他们的重炮群也倾泻下了无数的炮弹,他们的步兵犹如潮水般跟着坦克一遍又一遍地冲上来,我们的战士都拼死撑到了最后一刻,中国侵略军还动用了毒气弹和火焰喷射器作战,很多战士在坑道里被毒气活活毒死,很多战士在堡垒里被火焰喷射器活活烧死,尸体都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我们丢掉的每一个阵地上都没有还活着的战士,那些英勇的红军战士无愧于祖国人民最优秀的子女,他们都战斗到了最后一人,无数的战士为了伟大的布尔什维克事业和伟大的祖国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北华军大量动用毒气弹和火焰喷射器参战,一方面让苏军付出了惨重的损失,一方面也有效地麻痹了苏军高层,让苏军误以为北华军打定决心要靠着“步步为营”的巷战方式攻占整个塔什干。
9月15日晚上,战局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塔什干郊区的荒漠野地上,二百多架蜂鸟乙型运输直升机从专用军列上被卸载下来并被组装完毕,集结在一马平川的荒漠上,形成了一副壮观的画面。荒漠的地形十分干硬平坦,非常适合直升机作为大规模的机场,并且直升机不需要跑道,这是最大的优势。蜂鸟乙型直升机是朱家仁等北华科学家在蜂鸟甲型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性能更上一层楼。张学良起初对这种原始的运输直升机也没有多大兴趣,他希望能搞出阿帕奇那种武装战斗直升机,但这种科学技术上的事情肯定是无法一蹴而就的,至于运输直升机,似乎价值不大,所以张学良对直升机的事情虽然不反对,但也不是太支持,但经过朝鲜战争和日本本土战争后,直升机的实战作用得到了很高的验证,因此张学良又对其产生了很大兴趣,并调拨了一笔经费给朱家仁等研制直升机的科学家。在朱家仁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蜂鸟乙型直升机的性能比甲型提高了很多,体积更大了,航程更远了,航速更高了,发动机、驾驶舱等重要地方都有合金装甲进行保护,火力也增强为安装在机腹下的1挺20毫米速射炮和安装在两侧机翼的2挺MG-34通用机枪,驾驶人员缩减为2人,可以吊起2.5吨物资或运载1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可以说,在直升机的研制和运用上,北华军也是世界第一位。
220架蜂鸟乙型直升机,一口气可以运输3000名士兵。
把普通士兵装上直升机群显然是不行的,因此空军调来了独立第3空降旅,全旅下辖三个团(1个用运输机进行空投的伞兵团、2个用滑翔机进行空投的机降步兵团),共1万名精锐的空降兵。这些空降兵此时改为乘坐直升机群,分成三批进入塔什干城区中部。
夜幕降临后,第五集团军对塔什干再度发起全面猛攻,把苏军全部吸引到最前线战场,为空降兵乘坐直升机突入苏军后方腹地奠定基础。震天杀声和万炮齐鸣中,已经提前两天抵达塔什干战场的独立第3空降旅旅长于悦和他的空降兵们争分夺秒地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饱餐一顿、检查武器、反复背诵地图和作战计划、给各部队下达作战任务。
“作战任务都清楚了吧?”萧浩然问于悦。
“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于悦点点头,“塔什干就是一个巨大的堡垒,我们从天而降地落在苏军后方和内部后,将会让这个堡垒从内部瓦解掉。”
“部队正在全面攻击苏军的外延阵地,竭尽全力把苏军吸引到外延来,你们落地后遇到的抵抗力量应该不是很强。你们三个团,分成三批,落地后就地构建防御阵地,把苏军的整体防御从内部撕裂,并且打乱苏军的部署,你们要死守到外延部队攻进去跟你们会合位置,从而彻底让苏军的塔什干防线四分五裂,最终被我们逐个击破。”萧浩然再次讲解道。
“放心吧!我们一定完成任务。”于悦神色肃穆。
“你父亲还好吧?鄂木斯克的战事估计也够他操劳的了!”冯占海笑道。
“还好了!冯叔,我们现在是军人,不提私人关系的。”于悦十分认真。
喻超白怀疑地看着于悦:“你爸不会就是A军团的于总司令吧?”
于悦郑重地道:“我现在的旅长位置是靠我自己打拼出来的!从来没靠过他!”
喻超白撇撇嘴:“很了不起吗?我父亲早就阵亡了,我想靠他都没得靠!”
冯占海笑了,其实北华军的很多青年军官都是“军二代”、“官二代”,但他们在这个积极良好的大环境里不靠长辈的庇护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氛围。
夜幕下的天空闪耀着此起彼伏的火光,那是北华军的炮群在全力开火,红光闪烁的天空中继而彻底沸腾了。随着冯占海的“出击”命令,二百多架蜂鸟乙型直升机从四个集结地上呼啸起飞,轰鸣声震耳欲聋,飞速旋转的螺旋叶齐齐狂飙起暴风般的气流,横扫得地面上的黄沙纷乱飞舞,继而组成了遮天蔽月的机群。直升机内,荷枪实弹的空降兵们都准备就绪。这一壮观恢弘的战争场景看得机场边的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冯占海也十分兴奋地看着这一幕,他觉得这些直升机很酷似一种叫翼龙的史前古生物。去年的时候,北华科学院的古生物学家孙云涛、杨钟健、裴文中在辽西的古生物化石群盆地里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枚翼龙的胚胎化石,给古生物学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冯占海曾看过复原后的翼龙假想图,是的,蜂鸟直升机跟那种庞大的史前动物真是太像了!两个巨大的翅膀,飞天腾空,气势恢宏。
蜂鸟乙型直升机上都安装了机载型夜视仪,但机群起飞后仍然事故不断,一开始便有两架蜂鸟在混乱中撞在了一起,两机上面的4名驾驶员、28名空降兵一起在坠毁爆炸的火球中丧生,还有一架蜂鸟在起飞后撞上了北华军工兵部队修建的电线杆上的电线,继而倒栽葱地摔下半空,在之后的空投过程中,有十几架蜂鸟出现差误,把上面的空降兵空降到了和部队主力相隔甚远的地方或直接空降到了苏军阵地上,这些空降兵落地后,存活率自然很低。
正在和北华军鏖战中的苏军目瞪口呆地望着月朗星稀的天空,一群群前所未见的直升机怒振银翼,狂飙起气吞山河的旋风气流,浩浩荡荡地掠夺天空,杀气腾腾地飞入了苏军控制区的腹地。苏军对这种古怪飞机前所未见,因此基本都呆住了。
兵分四路的直升机群从四个方向跃入塔什干城区腹地,地面上的苏军瞠目结舌,部分苏军在回过神来急忙开火,造成了多架直升机被击落坠毁。遭到攻击的直升机的合金装甲被子弹打得火星四溅,飞机上的空降兵操控机载机枪,驾驶员操控机载速射炮,猛烈轰击地面苏军,烈焰弹火所到之处,鬼哭狼嚎声一片,被弹雨火墙笼罩的苏军四分五裂。“空降开始!快!快!快!”军官们在震耳欲聋的机翼声中呼喊这,各驾驶员努力让直升机悬浮在地面二三十米处,空降兵们抑郁而起,顺着飞机垂下去的降落绳索,鱼贯而出地抓着绳索上的栓扣,一个接一个落向地面,继而抢占附近的楼房建筑,构建防御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