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妈的!以前一直是小日本用舰炮轰我们,现在也轮到我们轰他们了!”
“啧啧!咱们的海军终于雄起了!”
战列巡洋舰猛轰陆地时,一波波北华军的飞机也遮天蔽日地飞临木浦上空,大部分是从济州岛出发的空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少部分是从渤海号上起飞的海军舰载机。北海号和南海号由于是德国航母,并且刚刚完工的这两艘航母也不可能有战斗力,因此在这场两栖登陆战开始前已经离开了交战海域,而渤海号上的52架舰载机则倾巢出动。其实,渤海号搭载的飞机主要是护航战斗机和鱼雷攻击机,以击沉敌军主力舰为目的,不以海空轰炸攻击为目的,因此渤海号在这场两栖登陆战中没有太大作用,之所以出击,是为了让渤海号上已经苦练几个月的舰载机飞行员们得到实战磨练机会。
从济州岛和渤海号上出击的上百架飞机以及长江号黄河号的舰炮炮弹使得木浦迅速化为了瓦砾废墟。持续一个小时的火力覆盖后,运输舰队里的第108师官兵们在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中轻而易举地杀上了岸并攻占了木浦港口,舰队随后在登陆场上从容不迫地卸载下上万吨物资。第108师在仁川登陆时已有参加两栖作战的经验,因此眼下参加木浦登陆可谓轻车熟路。全师两万五千精锐潮水般排山倒海地冲上木浦海滩,在南朝鲜日军的后方站稳了脚跟。
海军舰队在朝鲜半岛最西南部展开的两栖登陆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北华军一直掌控着济州岛并在岛上驻有重兵和建立海空航空兵基地,因此日本海军除了潜艇,水面舰艇很少到济州海峡和黄海海域内,因此木浦附近没有日本海军的舰队,甚至连海域内都没布下多少水雷。
第108师在木浦成功登陆的捷报送到北华志愿军总指挥部,高维岳兴奋得喜笑颜开:“时间刚刚好!海军配合得太好了!”
汉江则已经在惊天动地的炮击中彻底燃烧鼎沸了起来。北华志愿军的4个重炮团、2000多门大口径火炮一起朝着汉江南部的日军阵地急速炮击,无数的炮弹在雷暴风卷中犹如流星暴雨般把日军阵地成片成片地送入火海废墟中。火力之强,使得日军炮兵阵地根本就不敢还击,因为日军炮兵一旦还击,立刻就会招来十倍以上的北华军炮火压制。地毯式的大炮击中,汉江南部的建筑设施在龙卷风般的黑云中不断灰飞烟灭,混凝土工事在爆炸和冲击波中化为齑粉碎末,被炸死的日军不计其数。与此同时,上百架B-17在同样数量的Bf-109的护卫下,密密麻麻地出现在汉江上空,对日军展开暴风骤雨般的狂轰滥炸,轰炸强度之高,使得日军根本组织不起反击。拔山毁地般的火力风暴中,北华军的工兵部队奋勇地在汉江上搭建浮桥。本土重工业高度发达的北华军工兵部队足足出动了十多架大型架桥机,在日军瞠目结舌中,工兵们操控着架桥机极其迅速地便在汉江水面上搭起了几条跨江长龙般的钢木浮桥。
当第一座浮桥延伸到汉江南岸时,江北岸一队队蓄势待发的豹甲坦克便风驰电掣地踏着浮桥冲上了对岸,紧随其后的是一队队狼甲坦克、狼乙坦克、装甲车、乘坐在汽车上且武装到牙齿的北华军士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日军依靠汉江而苦心经营建立的防线在北华军占绝对优势的火力打击前几乎毫无作用,几个小时内就土崩瓦解。部署在汉江前线的日军是战斗意志最强悍、战斗精神最勇猛的日军部队,但这些日军还没有见到北华军的影子就被北华军的重炮群和重型轰炸机群炸得血肉横飞。武士道精神再怎么顽悍坚强,也是承载在血肉之躯上的,而血肉之躯的脆弱是不会因为意志的坚强而改变的,一旦血肉之躯被消灭,那么再怎么顽强的意志会随之灰飞烟灭。另一方面,北华军第108师在木浦的登陆行动极大地打乱了日军的整体部署,使得日军首尾难顾。
越过汉江的北华军在坦克群和机群的开路下,以摧朽拉枯之势长驱直入、滚滚前进。
沈阳,获悉部队全面突破汉江且攻势凌厉、进展神速后,张学良在一种报仇的快感中“诗兴大发”,当即泼墨挥毫地写下一首七律诗:
七律志愿军全面突破汉江
三韩风雨起苍黄,十万虎贲过汉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倭奴除恶尽,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很显然,张学良这首“慷慨激昂、气势恢宏”的七律诗歌纯粹就是剽窃某位伟人而来的。但那篇佳作是在原先历史上中国命运发生彻底变化的1949年所创作出的,此时被张学良提前十二年安在了自己头上。虽然被张学良根据现实情况而略微做出了“修改”,但豪迈的气势和工整的风韵仍然震古烁今、力透纸背,使得张学良“创”出这首七律后立刻得到了外界的交相称赞,被誉为上品之作。当天的《北方日报》(北华政府的官方媒体)原封不动地刊登了张学良的这首诗,同时以“我志愿军全面突破汉江”为标题,报道了北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重大战果。
北华军在南朝鲜战场上势如破竹之际,几个直接受命于希特勒的德国特使再次来到沈阳并要求得到张学良的亲自接见,目的不言自明:德国政府请求北华和德国缔结全面的军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