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子说:“是的,佛祖,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佛祖。”
佛祖说:“好啊,不过,你最多只能问三个问题。”
叫花子答应了,心里想,我问哪几个问题呢?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很不容易,它的问题应该先问问。于是他问:“佛祖,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还没变成龙呢?”佛祖告诉他:老龟是因为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
叫花子心里琢磨,老和尚修行了500多年了不容易,他的问题也应该问。于是他问:“佛祖,老和尚修行了五百年为什么还没升天呢?”佛祖告诉他:老和尚整天心里记挂着他的锡杖。
叫花子想员外的女儿很可怜啊,不能说话怎么嫁出去呢?他的问题也应该问。于是叫花子问了第三个问题:“佛祖,员外的女儿为什么不能说话呢?”佛祖告诉他:如果哑巴女孩儿见到她的心上人来了,就会说话了。
突然佛祖不见了。叫花子回过神来,哎呀!自己的问题还没问呢!算了,还是乞讨过日子吧,于是往回赶路。
叫花子来到江边见到老龟,老龟着急地问他。叫花子说,你先把我渡过江去,我给你说。老龟把叫花子渡了过去,叫花子问老龟:“是不是舍不得你背上的龟壳呀?”
老龟幡然醒悟,把龟壳脱了下来送给叫花子,说:这里面有24颗夜明珠,是无价之宝,对我已经是没有用处了,我把它送给你,谢谢你帮助我。不久老龟就变成龙飞走了。
叫花子拿着24颗夜明珠又往回赶路。来到山上见了老和尚,老和尚急着问叫花子。叫花子说:“是不是舍不得手里的锡杖?”老和尚一听茅塞顿开,把宝贝锡杖送给了叫花子,然后马上就腾云飞走了。
叫花子来到员外家门口,突然从里面跑出一个姑娘大声喊道:“问佛祖话的人回来了。”员外又惊又喜,女儿竟然会说话了,于是员外把女儿嫁给了叫花子。
这则故事给王一夫很大的触动:囚于一隅,人生终不得解。如果对人生有疑问,灵魂不安定,那就要上路去追寻;而只有放下世俗的牵绊,才能放飞自我。放过自己,人才能高飞。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有计划地在与自己的灵魂同行和对话。“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而有灵魂参与的活动才具有创造性和愉悦感。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决定一个活动是否具有创造性的关键在于有无灵魂的真正参与。……如果你真正陶醉于一次旅行、一片风景、一首诗、一段乐曲的美,如果你对某个问题形成了你的独特的见解(书画、照片、诗歌、游记……),那么,你就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创造。”所以那么多人喜欢“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为了开启自己的远行,王一夫夫妻二人在家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做了许多关于基本线路的功课。为了能够慢行,以能够看到、看清更多的风景,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在比较了多种旅行模式后,他们决定骑自行车去西藏。
是呀,骑行去西藏,那一定是非常艰苦的旅程。却还有徒步去拉萨的队伍呢,那更将是苦吧?然而,正如藏族同胞们去拜活佛时,是一路走,一路匍匐膜拜着去的,那更加地苦吧?那份虔诚的心我们不是真的了解,而我们徒步或骑行,看一路风景,走一路风尘,炼一路体魄,索一路思考,受一路洗礼,感受那份虔诚和朝圣……那必将是徒步者或骑行者今生用之不竭的体验和收获。当回来时,他们必将坚强、刚毅、不惧风险、不避艰难,似重生一般,勇敢直面人生和社会。
放下一切俗世,他要开启自己的朝圣之旅。王一夫不知道,也不想思考旅行是不是真的有意思、有意义,他只知道要先走起,让后世评说。
为放下一切并向朋友们告别,王一夫模仿“私奔体”写下了“和老婆私奔”:
各位亲友,各位同事:
我放弃一切,和老婆私奔了。感谢大家多年的关怀和帮助,祝大家幸福!没法面对大家的期盼和信任,也没法和大家解释,也不好意思,故不告而别。叩请宽恕!
在一切准备妥当后,王一夫二人,两个有趣的灵魂结伴上路了。他们第一站就直接飞往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