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究其内在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领队缺乏资质。我国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户外领队的资格认证工作,但目前真正拿到领队资格证的人却寥寥无几。在非正规机构组织者和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活动中,由于组织者经验不足或忽视安全问题,从而导致重大事故的频发。
2.户外运动社团管理不规范,监管缺位。户外运动社团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业户外技能培训的更加少,领队无证上岗现象较为普遍。行业管理不规范,监管机构缺位,加之缺乏有效的救援机构。伤亡事故不能避免。
3.驴友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户外运动的危险性、环境的不确定性,注定了参与者一定会面对一定的风险。在野外,驴友假如擅自离队或不听指挥,在自我保护意识和经验不足,一旦发生意外往往束手无策,无法救援。
统观户外运动安全,我们协会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协会将加强与上级的沟通与衔接,加大本地区的资格培训、社团管理、安全教育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加大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的宣传力度,令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又方面重视户外运动安全问题。
其次是户外运动产业发展问题
我市无任何户外运动装备生产厂家。而我市有化学工业公司在,有化纤厂在,有纺织厂,有制鞋厂,为何我城却不能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起来呢?
我只是想抛块砖。下面,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XX户外俱乐部老总开腔:从咱江城市户外运动行业来说,在登山协会的协调下,户外运动及产业持续发展,但咱仍是没有自主的户外运动装备产业。我想,这是限制了我们自己发展的一个方面。
YY户外老总表态:我同意携手的说法。我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寻发展,其不知大的装备产业链却攥在了别人的手里,我们只能是一个下线代理商或销售商。
ZZ户外老总表示:我们只耽于搞活动,拉起了户外人群,却并未给自己及这个行业带来更多的生机。问题多的呀。
出席此次论坛并居于C位的体育局领导提出:那么,各位老总,我们怎么办呢?仅就现在户外运动产业来看,有资料提供:一是户外运动行业进入成长期,行业规模将持续性扩大。二是户外运动用品向品牌化发展,市场集中度将提高。三是科技和互联网与户外运动行业将进一步融合。四是国家扶持力度加大,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针对)国内对户外运动,近两年来,相继出台了一些与户外运动相关的发展规划,《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这些相关规划的目标与要求,以及刺激产业多方融合发展将大大激活产业市场潜能。2017年12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760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给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立全国山地体育旅游示范州大力支持,包括支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设富有山地特色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加大对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继续支持‘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国家级、国际性的体育旅游高端峰会以及目前举办的万峰林国际徒步大会、贞丰三岔河国际露营大会、普安国际山地自行车赛、安龙国际攀岩赛等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继续加大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
从出台的相关发展规划以及对体育旅游的大力支持来看,不难发现未来户外运动的发展趋势:①户外运动将以水上运动、山地户外运动、航空运动、击剑运动、自行车运动、马拉松运动为主;②国家将给予户外运动产业大力支持;③国家对户外运动的管理将越来越规范。”
王一夫再次向大家发问:在这样国家支持的形势下,咱小城市的户外运动该何去何从?
大家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想法。集中体现在:一是没有叫得响的可以每年开展的大型品牌活动;二是没有更多户外运动设施及新鲜的项目引导全民上冰雪;三是户外运动行业为社会提供服务并创造效益少,参与经济发展的份额还太低;四是没能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和方向……
体育局领导发言:听了大家对户外运动事业乃至整个体育运动事业的刮骨疗伤的剖析,让我看到我市的体育市场将出现转折和繁荣的迹象。我很高兴,并为有你们这些善于思考的户外运动者而感骄傲。
我曾去参加过多次在北京、南京、广州举办的户外装备展会,给我的印象是南方在此方面介入早,看得远,所有户外及体育运动产品多出自南方。当时我就想,为什么不能在我们东北,在我们江城市形成体育产业链呢?
所以,我有个想法:可否运用咱体育运动基金联合民间资本注入资金,挖掘我市曾经红火的鞋厂、纺织厂等针对体育运动的厂家,将咱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运动装备生产出来,假如能够包揽了东北三省及内蒙的体育运动市场,那将足矣。
希望基金会和登山协会王会长给予考虑。如果可行,请通知我,咱一起形成可行性报告,报到市领导,重新铸就我江城化工城、化纤城、冬季体育城、雪城的辉煌,并开拓户外装备城的新篇章。
一片掌声响起。
王一夫在总结时说:协会将致力于办大事儿,每年至少办一到两件大事。请相信并支持咱自己的协会。
论坛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江城市户外人更加团结,一心寻求自己的行业繁荣发展。
世贸万锦老总设宴宴请各路户外运动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