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康清平悄悄地看着皇帝的神情,忍不住暗暗皱了皱眉。
皇帝此刻的神情,依然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甚至,连基本的表态都没有。
这,不对劲啊……
恰恰在这时候,从内帏匆匆走出了一名太监,将一份密折递到了皇帝手中。皇帝拿过来看了,脸上阴晴不定。
如此,过了很长的时间。
铮铮铁骨的耿晋启,那抬头挺胸的姿势,都坚持得有些累了。可皇帝依然还没有任何的表示。
耿晋启:“……”
难道,我说得还不够慷慨激昂?不足以打动皇帝陛下?
不应该啊……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终于开声说道:
“耿大人,我记得当初康相曾推荐你去岭南赈济的,那么,你也不妨说说,如果去岭南的是你,你会用什么思路去赈.灾救灾?”
耿晋启有些懵了。现在不是在讨论萧逸的问题么?怎么让我对这问题发表看法了?
说起来,他当初被提名去岭南,他满脑子只有兴奋,觉得自己这回总算可以成为封疆大吏,威震一方了。
那兴奋劲头过了,他的这个提名也没了,自然不会去考虑岭南道的问题了。
再想,那不是自己找堵嘛?
他想了好久,这才期期艾艾地道:“臣,臣认为,岭南百姓受水灾所害,自然,自然是先保证他们的温饱……”
“嗯?然后呢?”皇帝不依不饶,继续问道。
“然后?”耿晋启此时脑袋一片浆糊,哪里想得到然后怎么办?他脱离一线的治理,时间已经太长了,又谈何经验来着?
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臣觉得下一步,应该是进行道德教化,宣扬皇上的圣德,那些岭外
百姓,一贯缺乏道德教化,臣相信,有了良好的教化,那里的社会秩序肯定会稳定下来……”
其他大臣:“……”
连他们阵营的人,都有种不忍直视,神特么的“道德教化”,神特么的“宣扬圣德”,你丫的,让你去赈.灾救灾,结果你去玩教化?
连左相康清平,都不禁别过头去,呃,我不认识这个人……
皇帝此时发出一声冷笑:“就这?”
耿晋启顿时大汗涔涔,屏住呼吸,不敢说话。
皇帝招了招手,身边的太监快步将
那份密折接过来,递到耿晋启手中。
皇帝继续说道:“这是暗卫给我发回来的密折,关于萧逸在韶州的各种措施,老百姓如今的状况。你拿去好好看看吧。”
其实,萧逸也曾就韶州的治理,给皇帝递写过奏折的,只不过奏折还在路途中。
暗卫发回来的?众臣不禁心中嘀咕。
耿晋启心下惴惴不安,接过了密奏,这才一看,脸色顿时难看极了。
皇帝此时怒斥道:“看到了吧?萧大人如今在韶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他的以工代赈之法,在最短时间内,让韶州人们的生活得到恢复。
这种赈济之法,可谓是授人以渔,值得我们在场的官员好好学习。”
说到这里时,他又瞪了耿晋启一眼。
耿晋启心中发苦,心中懊悔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