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碌自觉猜不出,便向万端请教。
万正仪虽然心中已有底稿,但是一时不知如何措辞。
沉吟片刻,擦了擦额头的细汗,才小心翼翼地道:“据下官所知,文尚书……即将接替文尚书的,十有八九是刑部左侍郎顾献之,空出的刑部左侍郎之职应当是南京大理寺卿入京接替。”
陈碌没想明白,这番挪移功夫和徐丰平调南京来做大理寺少卿这件事有甚么关联?
万端又点了一句:“顾献之有可能兼任南京大理寺卿。”
顾献之一个正三品的刑部左侍郎,升迁调任正二品南京户部尚书,这并不让人很难理解。
可是兼任一个正三品的南京大理寺卿,虽然不管从官职还是业务上,做过刑部左侍郎的顾献之要胜任这一职位绰绰有余,但国朝似乎没有这样兼任的先例啊!
万端道:“成化中,程襄毅公曾以南京兵部尚书兼任大理寺卿。”
他只说了这么一句,陈碌便明白了,既然是有先例的,那么此事的可能性就有可能连翻几倍。
至于万端所说的程襄毅公,就是程信。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以后,受命督军西直门,参与北京保卫战。
到了成化年间,以兵部尚书提督军务,率军讨平川、贵都掌蛮叛乱,加兼大理寺卿。
到后来调任南京兵部尚书,仍然兼大理寺卿,直到致仕都是这个职位。
可是虽有先例,陈碌依然有些吃不准。
大理寺卿并不仅仅只是个正三品的官衔,其特殊意义在于它位列“九卿”之一。
三公九卿,大多是赏可赏、升可升时给予的加衔。
功劳再大的话,就得封爵。
如果封爵还不足以酬功,那就只好赏赐丹书铁券、免死金牌——这个时候已经离死不远了。
要是还不够,那就只能扣个造反的帽子送他升天了。
所以加官九卿,就表示此人已经快要到达位极人臣的地步了。
这顾献之一个刑部左侍郎,即便迁任南京户部尚书,甚么功劳也不曾做出来,距离“位极人臣”四个字还差得远,怎么可能兼任大理寺卿?
万端神秘兮兮地一笑:“咱们这位皇上,可不能以常理度之。”
这倒是实话。
陈碌虽然依旧心里打鼓,但是已经基本明白了万端的意思。
如果顾献之作为南京户部尚书兼任南京大理寺卿的话,自然要以正职南京户部尚书为主。
那么徐丰这位大理寺少卿,很可能就要实际主持南京大理寺的工作。
这就非但不是变相贬谪,反而是变相的加权升迁了。
这么看的话,倒真有点像是当今皇上的手笔了。
陈碌一时间不禁对这个外表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万端刮目相看。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即将有一场大地震的南京户部,唏嘘一回。
万端提到李眉山至今还没到文伦的府上去拜过。
这令陈碌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