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束发的男子对着另一名消瘦的男子说道:“听说在柳市那边来了一批北地胡姬,甚是娇容,待会儿吃完饭去看看?”
消瘦的男子争论道:“胡姬有什么好看的,皮肤粗鄙,还不如南地女子,细皮嫩肉的,要不去奴隶坊看看有没有南边来的奴隶?说不定遇到便宜的也能买上一两个回去...”
束发男子打趣道对方:“你钱很多似的,北地女子便宜,据说那边又乱了起来,南逃之人颇多,而且大都是自己卖自己的,容貌过得去的也才十两不到...”
听着隔壁桌的谈话,书生也来了兴致“恭伯,要不待会儿我们也去柳市看看”
梁九天接过话“老四,你是想为你娘寻一名胡姬回去做儿媳吧?”
书生急忙解释道“去去去,我可没有这等想法,只是图个好奇,二哥,你说是不”
“恭伯,要不我陪两位兄弟去那边转转,反正住的地方找到了,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儿,还得去看看哪里有匠人”
凌翊看着两位兄弟好奇,虽然听旁人说到有自卖之人,但是男子历来对女色是有些好奇的,自己也忍不住想去看看这个时代所谓的胡姬是什么样的,开口向张恭征询着。
张恭看着三人激动的心情,也不好拒绝,开口道:“几位小郎君既然想去,你们去转好了,我去木艺坊那边采买石灰,再去寻寻匠人,你们去了早些回来便是,可要记得在长安晚上有宵禁...”
听着张恭应允,三人急忙将碗中的粟米饭大口吃完,擦拭嘴角后,问了店家去往柳市的道路,三人便穿过拥挤的人群朝着柳市而去。
让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边比之西市还热闹,简直就是人挤人,穿着长裙的女子,戴着帽子编着辫子或披散头发的胡人男子、以及头戴冠帽或纶巾的汉家男子,各种口音,论是叫卖声还是打招呼声、谈话声响彻四周,看着这热闹的长安街道的百姓,很难将那些守城士卒说的战乱联系起来。
几人来到一处广场,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心中一动,见前方围着许多人,三人忍不住上前凑凑热闹,穿过人群,他们看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
在凌翊眼中,这不是胸口碎大石吗?旁边还有几桌围站的人群,居然是斗蛐蛐的,咦,这场蛐蛐竟然还有专门的解说员,旁边还有一名头戴结巾的人生动有趣地为周围的围观群众介绍着斗蛐的过程和不同蛐蛐的特点。
几人被长安的新奇所吸引,凌翊在心中感慨,谁说古代人生活乏味的,这样的生活并不单一,简直是多姿多采,让人目不暇接,快要天黑的时候,见着人群减少,几人随即回到了客栈,此时张恭正在客栈后院和店家计较着买来石灰的存放问题,最终已四文钱的价格才谈妥得以放置...
第二天,张恭说还得去寻寻匠人,让几人自己先去游逛,几人兴奋异常,这长安之大,走了半日才走完几处,今日还可继续在长安转转,去到昨日还未来得及去的里坊间。
随后几人再次分开,三人离开客栈转过街角,来到一处阁楼前,阁楼内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这里似乎也是一处热闹非凡的地方,带着好奇心,几人也跟随进入。
进入廊亭内,只见正间摆着一张方桌,桌后坐着一位穿着短袍的老者,正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一个故事,台下坐着或站着一群百姓,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老者的讲述,叫喊鼓掌之声响彻其中...
原来是一个说书的场所,老者娓娓道来,声情并茂,仿佛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听着老者讲述的故事,众人不由得陶醉其中,台下观众们都发出赞叹之声。
书生突然说道:“二哥,这不是你写的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吗?”
随着书生的提醒,凌翊仔细聆听,果然是西游记中的章节,几人越发的兴奋,想不到还不足一个月,此书就传到长安城来,看样子寺院的影响力真是厉害,这更加坚定了之前通过寺院这条路发展的想法。
几人走出书阁,阁楼的热闹声渐行渐远,他们继续在街上闲逛,凌翊慢慢适应了这个繁华的场景,几人的目光不断在周围场景之中穿梭,观察着路边的小摊贩、巷子里的小吃摊和人们的嬉笑声,此时的凌翊才感觉自己真的融入到了这个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