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翊看了看书生,拍着对方的肩膀说道“养成好习惯,在外有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在说话就尽量别去打岔...此书继续抄录,而且继续用竹简抄,等抄完这半之后,再用竹纸抄录,后面赚钱了算你一笔大功劳”
说完,凌翊愉快的走出了房门,随后书生开始了他艰苦的抄书工作。
陟岵寺厢房内:
两位和尚正在禅房交流着,法云将手里的书递给一名叫智空的老僧,师傅这本宝书您觉得如何?”
法云问着智空,智空接过竹简,片刻,他抬头看向法云,说道:“此书我已看过,是记录四位高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虽带有些许神话色彩,但对我寺宣扬佛法,引导众生,也属有益,可将此书编入寺方精选,让弟子们在午休时研习,不失为一种弘道方式。”
法云点头道:“师傅的意见,我当遵循,这本《西游记虽然神话成份较重,但亦述四名高僧如何对抗妖魔,救度众生,对我等修行者来说,也是一种警醒和学习,若能编入寺方精选,让弟子们在闲暇之时研习,其效果定不俗,但来人说想要全册还需答应他们的条件,师傅您看这?”
智空沉吟片刻,问道:“来人提出何等条件?若条件太过苛刻,我等虽欣赏此书,但亦难以完全答应。要知我寺乃为教化众生,推广佛法而存在,不能为一书一人,而有损寺规寺貌。”
法云接着说:“来人条件不算苛刻,只要我寺研判此书后,能推广宣扬,但我观之对方应该还有别的想法,不外乎借我寺之名在周围经商。”
智空听罢,点头说道:“若来人条件只此二样而已,与我寺宗旨违,我等可以给予适当便利,但不可以我寺之命行之,我寺虽欢迎各色人等来寺研学,但不能为一人之利,而让寺中弟子沾染尘世。”
法云点头道:“师傅教诲在下谨记在心,但来人若真能促进宝书流通和佛法宣扬,在不逾越寺规的前提下,也可与来人合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智空点头道:“你的意见不道理。在不损我寺清规寺风,不逾越佛门学人本分的前提下,给予适度便利,使宝书得广泛流传,佛法得以弘扬,你可向来人表达我寺立场,在双方可接受范围内达成规矩,方便宝书流传,法门弘扬,速速将此书抄录送往长安、洛阳等地的上寺。”
法云以为话完正准备出去,智空却急忙叫到“徒儿且慢,近日我听不少游商在议论洛阳皇宫之事,徒儿可有听闻”
法云疑惑道“不知是何事?”
智空将听闻之事再次托出“你此次去长安、洛阳送书时顺道打听一下此事,若宫中真有这种蓄养怪物之事,我等佛家弟子不可袖手旁观,这简直是为祸苍生之举!”
法云点头道:“徒儿去了定当打听事情详情,如果属实回来再告知师傅”
说完,法云告退禅房,留下老僧智空在堂,老和尚用旁人听不见的声音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