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张恭趁着天还没有完全亮就出发,张恭没有惊醒正在熟睡的凌翊,在张氏的陪同下来到河边,带上张氏昨晚准备的干粮和凌翊叮嘱的竹制水壶出发了。
此行长安路程说短不远,张恭划船再次逆水而上,船行越二个时辰终于到了柞水乡停好船后,给了守码头的船夫五文钱就径直往乡里走,张恭计划着在柞水乡搭乘去往长安的客商马车,左等右等一直未见有马车经过,自己又不敢一个人独行,只好去到附近的客栈等待。
已过午时还未见客商,只好在客栈点了碗白菜粥,饭后奈还未见马车,只好闷着头跟随者往北走的行人搭伴而行。
翻越营盘山的时候一直提心吊胆,还好随行的几人也是去长安,这才壮着胆子与这几人同行,在营盘山下的客栈住了一晚继续出发,一路紧赶慢赶三天后,张恭终于见到长安城墙。他兴奋地加快步伐,可城门吏却把他拦了下来。
“你这包里装的什么?这些竹筒里面是什么?怎么还带两个”看样子是想索钱的,随即摸出了十文钱,急忙趁着其它兵丁没有注意的时候,塞到了眼前这位城门吏的怀里。
张恭连忙回答:“这位官爷辛苦了,这是我家小郎君为我制的竹水壶,不是什么要紧之物,官爷可看一看,我是去西市买石灰。”
门吏看了张恭手上的东西,想着此人如此上道,也不再刁难,挥手让他通过。进了长安城,张恭心中略有点苦恼,这还没有采买东西就先花了钱,希望能找到郎君说的那个叫石灰的东西吧,长安城太大了,先去熟悉的西市转转。
张恭来到热闹的西市,只见街上人头涌涌,好不热闹,各个坊市前都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商品,叫卖声此起彼伏,他随着人流来到木艺坊,只见满眼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却没有郎君所说的石灰的影子,张恭挨家询问,却一所获。
正苦恼间,张恭来到一家家具铺前,发现老板正在炫耀新货,便上前打趣道:“老板,您家这些木制桌椅太精致了!敢问买了能送货不?”
老板笑道:“客官说笑了,如果是在东西两市可以送,如果出城了就不送,至于柳市和酒市那边得加二十文车马费”
张恭像是在犹豫的样子,然后岔开话题开始转入正题,向店老板询问着石灰的售处,碰巧的是这家老板刚好知道,指引着张恭去延寿坊!据说那儿的杂货铺里什么都有,找寻也最方便。
张恭连忙道谢,随后来到西市旁边的延寿坊,只见五花八门的商品在各家小铺前一字排开,看得人眼花缭乱,终于在一个破旧的杂货铺找到了用麻袋装的石灰。“老板,这可是叫石灰?”张恭开口询问。
老板满脸堆笑,连忙招呼道:“客官明眼!这石灰是长安数一数二的上好货,价格虽不菲,但是我给客官最优惠的价格!只要一两一石,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