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这日子过的,简直不像话。
他家的三个儿子大负、小草、小远都在学校读书,星期天才回来一次,有时几个星期也不回来,他们都懒得回家,家里油盐柴米四大缺,回来有什么意思呢。
二伯一出门,就剩下二伯母一个人在家,喝口水都难,她整天倒在床上,瞅着窗外。
只要有人经过,她就嗷嗷叫,企图找个谈话的对象。
但人们匆匆而过,哪个会理睬她一个得了传染性疾病的人。
二伯用拳头捶着二伯母的脊梁,人靠在墙壁上,就呼呼地睡着了。
二伯说大队事多,其实就是稻花香事多,因为这个小队非同小可。
g社推出去的一个农业学大寨的金牌小队,这也都归功于二伯胡书记。
二伯跟上头的领导有交情,x二把手蒋为新跟二伯一起参加解放战争,**领导的百万雄师过大江,蒋为新过了长江,二伯没有。
二伯说他就差过长江了,不然他这辈子就混好了。
蒋为新下到麦田g社传达上头的指示精神,恰巧二伯也在g社。
战友久别重逢,击掌欢呼,握手拥抱,那热乎劲,使在场的其他基层干部大为震惊,原来这胡书记有来头,与x里领导还有交情。
老战友问起了二伯的情况,当然是要对二伯所居住的大队照顾一下了,当然要把农业学大z试点在稻花香生产队开展了。
g社李书记还有其他的一些虾兵蟹将们都立即对二伯的看法不同了,认为他们在x二把手面前还不如大队书记胡本贵吃香。
因此二伯管全大队的事情,他重点还是管自己小队,就像有的老师重点抓几个有上进心的学生或者跟自己有亲戚的学生一样。
上头工作队来麦田g社,首先就到我们稻花香小队,因为稻花香有个胡书记嘛,胡书记与蒋副x长是在同一战壕了里作战的老战友。
这几年农业学大z的运动,使稻花香不少高山变了良田,小队的领导班子都过硬,因此在各个方面都走在其它小队的前面。
稻花香生产队1970年平均一个人口六百多斤粮食,山芋杂粮还不算,有些小队穷得不得了,一个劳动力只分到二百多斤粮食,人饿得骨瘦如柴,三十多岁人就起了老年斑。
生在这样小队的大部分男的都是寡汉条子,这些小队的女的都抢着嫁到我们小队来。
按说二伯生在这样的小队,自己又是大队的领导,他的日子不会很差,如果他的日子差,其他人的日子怎么会好呢?
可是你看,二伯的家真不像家,这两间跟大队部的屋子相连着的,被二伯住得东倒西歪了,二伯一个聪明人怎么就摊到这样的穷家呢,杀死人都不相信。
他是吃了早上无晚上,倒床上无被絮,爬起来无炊米。
第二天早晨,爸遵照二伯的话,给他端来了一盆稀饭,带了一碗酸辣菜,上面顶了一层辣酱。
二伯蹲在院子吃,稀里哗啦,连声称赞我家的咸菜好吃。
爸嘴上不说,心里在说,二老板啊好吃是好吃但是都不多,你吃了别老惦记着。
吃完了早饭,二伯就去g社接下放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