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翠儿妈,已经干旱了三年,估计老天爷也该开恩了,近期应该有雨水了。昨天夜里我看到天眼开了,可能就在这天把要下场透雨。”
胡半才夜里在水利工地上歇息的时候,看到天上的不同景象,这些天他一直都在注意天空的变化,可是天空始终如一地呈现着干旱的兆头。
那晚不同,有了新气象,他断定是天眼开了,铅灰色的天空平白无故地出现了一条缝线,犹如大潜山出现的断裂带,他断定那就是天眼。
“那还赶得上种冬小麦,到了明年五月可以接上粮食了,可是而今眼目下没法过了。”
“挨一天吧,老天爷总不会让人饿死的。”
胡半才的大女儿翠儿端着木碗,碗里有半碗虫卵,急匆匆地跑回了家。
翠儿一脸菜色,见了草鞋底长的妹妹,满脸的皱纹,就像晒干巴了的红枣,裂开着小嘴哭闹,露出两颗门牙。
“小妹长了牙齿!”翠儿叫道。
“天啦,这不会是妖怪吧?老头子你看看这孩子,咋连牙齿都生出来了?这么小,这这……太离谱了。”
“不管那么多了,翠儿娘,有可能是你早去年就怀上她了,一直没吃上饱饭,孩子得不到营养,才拖到今天,孬好都是我们的骨肉,不能扔掉吧。”
“哎这个讨债鬼!”
翠儿将几只虫卵放锅里熬汤,这个东西熬到一定的程度,汤汁熬成了乳白色,香气特别的浓郁,将整个稻花香村子都被香气渲染了。
翠儿给爸爸和妈妈盛了一碗树卵汤汁,二老都瘦得走了型,赶紧补充一点营养,倒下去了翠儿也活不成了。
小妹在一边嘴也在动,想必她也要吃。
“翠儿给她喂一点吧,就看她命大不大了,她如果啥都能吃,就留她一条命,不行的话,就随她自生自灭了。”姜先银有气无力地说。
小东西小腿一蹬一蹬的,就像大青蛙在水里游泳,她还真不想死呢。
翠儿姐用小勺子舀了一点树卵汤送到她的嘴边—她很配合,喝得吸吸溜溜的,根本不像是刚出世的孩子。
大约喝了有四五勺子汤汁,她就安静下来了。
姜先银在箩筐里塞了两件破衣服,将孩子放在里面,她沉沉地睡了。
给她取个名字,就叫她二鬼吧,咱们庄户人家的名字就叫个应,这个不讨人喜欢的瘦鬼。
胡半才的话果然灵验了,果真下了一场透雨,整整下了三天三夜,晒酥了的地面经雨水一泡,细腻得就像面粉打出来的糊糊。
一接上大雨,稻花香生产队人全体出动,抓紧种冬麦子吧。
胡半才夫妻两个都进了生产队挣工分去了,将二鬼放在箩窝里,记得就给她点吃的,记不得就不知道她的存在。
二鬼只要听到妈妈回来的声音,她就咿呀咿呀了起来,提醒妈妈她还活着呢,给点吃的吧。
妈妈这时候总是有办法从菜园地里挖一个冬眠的青蛙,用柴禾煮,煮得青蛙的的肉化成了浓汤,来喂她。
二鬼吃完了,乖乖地躺着,不哭不闹,不给任何人带来麻烦,要是哥哥姐姐回来了,她会哈哈地笑起来,引起姐姐和哥哥的注意,博取姐姐哥哥的好感。
中饭过后妈妈将她放在箩窝里,出工去了。
忽然一个黑糊糊的大东西张牙舞爪地向她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