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几天里,李纲跟武柏也算结下了善缘,他们两人脾性相投,相处得十分不。
李纲在出去的时候,向武柏保证,自己一定想办法让宋徽宗放了武柏。
但让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李纲在出去当天,就接到了一纸调令,把他贬到了南泉州的沙县去了。
也难怪,他作为起居郎要经常在皇帝面前晃悠,如今的宋徽宗看见他们诗会上的人就烦,怎么可能还留他在京中?
奈,李纲只得跑过来跟武柏告别:“贤弟,为兄能,非但没帮上什么忙,反而被直接贬到了南方,实在法帮你脱身了。”
武柏很理解地叹了口气:“李大哥,放心,我自己会想办法出去的。此去南泉州山高路远,你要万事小心。”
李纲黯然点点头,跟武柏就此告别。
在李纲走后,武柏彻底成了一个人问津的奇葩。
名义上,宋徽宗并没有开口放他们走,而实际上也没人能替他求情。
一个小趴菜,谁在乎呢?
甚至就连赵楷都以为,他已经被放走了。
实际上,赵楷之所以认为武柏也被放走,完全是因为蔡翛在从中作梗。
他告诉赵楷,武柏已经有急事回老家了。
于是,被人遗忘的武柏只能孤独地在皇城司内发呆。
而皇城司对他的态度也很为难,好几次他们都想把他放走,但由于顾千帆去了西北,他们没人敢做这个主。
整天聊的他,只能去选择练功。
但他又不敢去选择突破封印,因为这里终究非良善之地,万一在关键时刻被人打扰,那乐子可就大了。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武柏跟这群皇城司的人也混熟了,除了没有人身自由,其他倒也还好。
他发现,其实被外人畏之如虎的皇城司,其实也只是普通人,他们其实大多时候也是很和善的。
只要你不惹到他们……
而他也托人给李师师送了信,告诉她一切都好,只是暂时出不去。
不过每天混吃等死的日子着实有些聊,每天看着他们忙来忙去,自己则是闲着遛弯,着实是有些过意不去。
于是他决定为了皇城司的精神文明建设来做一些贡献。
他开了一个评书节目,每天晚饭后讲一段故事。
比如,他小时候看过的《少年包青天,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很快,他的评书吸引了众多的皇城司小吏们,他们纷纷要求每天加更。
但武柏很合时宜地提出了恢复自由的条件。
可是他们这群小吏们哪有权限发这个话?
于是,他们只能选择沉默。
而武柏则趁机提出了另一个要求:“实在不行,让我帮你们干点活也行,要不然老吃白饭也不好意思……”
这个要求倒是让小吏们觉得可以接受,他们纷纷表示可以请示上官,让他们安排点活给武柏。
武柏心中暗笑,鲁迅先生说得没,如果你觉得屋子太暗,想开一扇窗,很多人都不同意,如果你说掀开屋顶,他们就会同意你开窗子了。
他知道自己暂时出不去,所以他本来的打算也就是给自己找点活干。
这一天,经常给他送饭的皇城司的一个小吏开口道:“武公子,我们现在人手不够,你能否帮忙做些文书的工作?”
武柏一跃而起:“好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