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内陆地区的人不大了解,但常在海边作业的人留心就会发现,在海边偶尔会发现沙石中,夹杂着一层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厚的黑色沙子。这里面大部分便是钛,比重比沙石大的钛和其它金属,经过海水千百万年昼夜不停地淘洗,会集中在一起形成钛矿层。
至于锌,作为仅次于铁铝及铜的第四大常见金属,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其分布也相当广泛。
原来采集铁矿的地点,并没有钛金属和锌金属。
老姜打算把风云号开到后世的港珠澳大桥附近,因为在香江的海岸线中,有37公里沿海优质沙滩岸线,就是围绕在附近的。常年被河水冲刷出来的露天沙矿,吸引可不知多少采砂船在那里作业。
那里不仅拥有大量的海沙,在海沙的中间,还有石英、钛、锆、锌、等等许多其它金属元素。
三十米长的风云号,搁在陆地,任谁看了都会夸上句“庞然大物”。可惜它在大海,从远处经过的几艘千吨级远洋渔轮,彻底把它鄙视。人家船上的两根绞网紊柱都比风云号来的高。
好在风云号的速度要快上许多,迅速的超越这几艘远洋渔轮,就这样风云号在晚上十点半钟,杀到目标附近。
老姜起身透过舷窗观察附近海域,只见浑浊的海水里漂浮着不下十艘大型采砂船,噪声震天。
这里正是因为混杂的各种原矿太多、太细,筛选难度太大,所以清一色都是采砂船,别的采矿船没有。
马远航笑了,有好几艘采砂船都是不久前见过面的老熟人么,按辈分算有几个二十七八岁接手家里行当的船老板,还得喊他一声叔。
熟人归熟人,现在可不是什么打招呼的好时刻。
这个时候,老姜已经去休息了,把权力暂时给马远航了。
马远航转头吩咐道:
“往左行驶七海里,这里噪声太大,咱们换个地方。”
记忆中那里好像有个装煤码头,从1970年到2003年,都是香江火力发电站的运煤码头。后来火力发电站搬迁,那个码头也因为环境太偏僻而荒废掉了。
“废弃码头啊!”
马远航脊背不禁有些发凉,太让人容易往那些鬼怪灵异方面联想了。
结果等他到达码头附近时,才发现情况截然不同。
码头旁不仅停泊了许多木制渔船,视线远处,还有渔民搭建的简易木棚,从里面露出斑斓摇曳的灯光。
这压根就是个小渔村,古拙风格中,透着无穷野趣。
有人就有人,这并不妨碍马远航收集金属矿。
又特意把风云号往后退了几千米,马远航果断选择下潜功能。
“关闭所有舱门、打开储水舱通道、目标深度二十米、下潜开始。”
刘小磊面无表情的执行下潜步骤,就听哐哐几声,风云号的舱门和所有舷窗全部锁死。
接着开始疯狂吸水,让风云号迅速下沉,直到被湛蓝的海水吞没。
“下潜完成,压力为2,船体最大承受压力为13.5,潜望系统开启。”
马远航望着舷窗外黑漆漆的海水,和潜望镜传来的海平面影像,愣住了,也说不上非常震惊,就觉得挺稀奇的,毕竟坐潜艇这种经历,十万人中,也不定能找出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