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不吃小南瓜)_第一百五十章 王浩的迷茫:论文还没有发,宣传就开始了?(1 / 2)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一百五十章 王浩的迷茫:论文还没有发,宣传就开始了?(1 / 2)

刘裕群认为傅春杰评奖机会渺茫。

他一个老院士,都可以退休颐养天年,也不想参与到这种事情中了。

如果傅春杰和王浩的成果水平相差不大,他自然会支持傅春杰获奖,但是,双方的成果差距很大,即便支持也没有多大意义。

他可不想到老了,还在圈子里,落个不好的名声。

傅春杰可不这么认为。

即便是机会非常渺茫,他也要努力争取一番。

这也是最后的拼搏机会。

他已经快要五十二多岁了,再也不能获得重量级奖项,下一届就根本不可能了。

陈省身数学奖是颁发给中青年学者的数学奖。

虽然奖项并没有确切的年龄限制,但原则上不会颁发给50岁以上的学者,他的年纪已经过‘原则’线了。

因为曾经有超过50岁的获奖者,他也是有机会的,但是错过了这次,肯定就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如果错过了陈省身数学奖,他知道以后不可能再有大成果,自然就不可能评院士了。

傅春杰不甘心一辈子到顶就是个教授。

针对竞争对手,东港大学的钟明初来说,傅春杰是没有什么办法的,钟明初对他就是全方位的压制,若是评选只有一个名额,他甚至会选择直接放弃。

王浩就不一样了。

王浩的年纪很小,也没什么背景可言,他希望能够用研究方向、资历和人脉进行压制。

随着国内数学会会议越来越近,傅春杰也开始行动起来,他利用个人的关系网,找到了一些媒体人,让他们帮忙宣传一下自己的成果。

这个成果就是NS方程近似解的研究。

找媒体自然要大肆的宣传,强调这个研究的重要性,应用有多么的广泛,NS方程近似解的研究,对于推动其他学科、工程发展有多大的作用,等等。

其实就是大吹特吹一下,媒体帮着做一下简单的科普报道,让公众熟悉一下他这个人,还能传到数学会评审专家的耳朵里。

傅春杰又不断拜访熟悉的学者,认识的数学教授都不放过。

简单来说,就是走后门,找关系,想间接的接触数学会评委会成员,让熟悉的人帮忙旁敲侧击,简单进行一下游说。

他当然不会自己去游说,送礼送到评委会的数学专家手里,可能就被某个专家给打出来,事情也会被爆出来。

到时候,就完全失去了评选资格。

傅春杰就是找其他人帮忙去说说,就好像是其他人的想法,而和他完全没有关系。

这个也是一个好办法。

傅春杰连说什么都想好了,方法也很简单,一个是低毁对手,一个是肯定自己。

王浩个人上没有什么可诋毁的,因为他的履历非常简单,强调的点只能是年纪,第二个就是成果纳入时间。

“年纪小,晚一点评奖也没关系。”

“他的成果都是近一年内完成的,有些成果,比如角谷猜想的证明,连项目都没正规结算,时间太短了,万一以后出问题呢?”

然后就是肯定自己。

傅春杰在数学方向上工作了几十年,也担任了苏东大学数学中心的主任,还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发表过报告。

同时,他加入数学会也超过十五年了。

他的资历绝对是相当丰厚的,另外,个人成果也是有特点,应用相对比较广泛。

等等。

……

王浩并不知道傅春杰的‘运作’,甚至都不知道傅春杰的名字,只是在论文上扫了一眼,并没有过多关注。

他还是继续着自己的研究。

他看了很多篇NS方程有关近似求解的内容。

傅春杰的研究确实是最好的,应用覆盖范围最广的,同时求解过程也是相对简单的,也怪不得能够被邀请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

但是,这一篇也只是王浩研究的论文之一。

在看了好多篇ns方程的研究内容后,王浩找到了第一步的研究方向,也是对于ns方程求近似解做研究。

他想研究一种更为简单、覆盖范围更广的求近似解方式,而且已经有了确定的思路。

NS方程求近似解是个研究大方向,已经有了很多种方法,其中数值法是最主要的一个,因为数值代入运算简单很多,但准确性相对来说就差一些。

简单理解,比如,一个方程精确解是6,数值法求出的近似解是5,其他更复杂的方法,也许能求出5.5,或者其他和6更接近的数字。

王浩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偏微分方程,他对于偏微分方程求解理解的非常深入,各种方法可以说非常精通。

他从最底层最基础的方向进行解析,开始了不断的研究,找到了一种方程转换的方法,也就是找出一种替代方程,把无法求出精确解的方程,转化成一种可以求精确解的替代方程。

当然两个方程的解只是近似,并不是完全相同,近似程度则取决于方程转化的过程。

这个方向的研究肯定是可行的,但究竟能有多近似,还是要看替代方程和原方程的求值差,也需要做一系列的证明。

这就必须要用精妙的方法去分析、转换了。

王浩有了大致思路,也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但他感觉还缺少点什么,连续想了好几天也没有想出来。

他干脆就把心思放在了课程上。

既然埋头苦思想不到关键点,就在教学课程上去寻找灵感。

第二周,两门研究生主课都开始了,周一的课程是《现代偏微分方程》。

王浩对待这门课程还是非常认真的,《现代偏微分方程》的难度很高,知识点全部弄明白,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偏微分方程基础学习的上限,在往上就没有人可以再教了,就只能看一些最新研究的论文才能继续提升。

他为第一堂课程准备了两个小时。

等时间差不多的时候,王浩就去了教室,到了教室里就发现有些不对劲,因为后排做了很多的老师。

其中一个苍老的面孔,只扫一眼就能认出来。

“周清源教授?”周清源所在的一排,好多都是数学系的老师。

王浩还以为自己的课程是被理学院审查了。

郑尧军正巧走进教室,他挥手和王浩打了个招呼,“王浩,我来听你的课了,这个课,我觉得我也应该学习一下,巩固一下基础知识。”

“……”

王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其他的老师目的也是一样,在数学教授的眼里,《现代偏微分方程》的难度,没有达到需要他们听课的地位,但确实有一些博士生、普通的讲师,是需要巩固相关内容的。

其他的教授、副教授之类,很多都是来凑热闹的。

郑尧军也是其中之一,他听说好多老师来听课就过来了,反正待在办公室里也没什么事,就干脆过来一趟听一下。

王浩用力撇了一下嘴,还是礼貌到后排打了个招呼,马上就被一群人推让,“王浩,你就正常讲课,我们就是来听听。”

“我听学生们说你的课讲的特别好,我也来学习一下。”

“王教授,我读研的时候就没学好这门课,真是有心过来学习的。”

“我来听课,你可别介意……”

王浩还能说什么呢?

听吧!

他只能回到讲台上,看了看时间,也就开始了课程。

《现代偏微分方程》课程的难度确实很高,放在研究生的课程中,能轻松排进前几名了,多数研究生真正考试只勉强及格,很少有能考到高分的。

如果在这门课上能考一个高分,说明读个数学博士,做做研究发表个数学论文,问题就不那么大了。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两个知识点,一个是散度定理,另一个是格林公式。”

王浩快速进入了课程内容,“这是基础内容,如果你们以后做数学方面的研究,会经常用到。”

“这门课来说,也是基础中的基础……”

他滔滔不绝的讲解起来,完全进入到教学状态中。

当发现‘任务一’提升了一点灵感后,顿时状态就变得更好了。

台下大部分人都在认真的听课。

当然也有一些老教授在开小差,因为讲解的内容他们都很清楚,也忍不住小声交流几句,“都说王浩讲课讲的好,我一直都不相信,现在一听还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