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天下,名垂千古等等这些数之不尽的名利,可以说送到了赵云的手里。
而赵云,什么都不需要做。
坐在平台上等着,就可以轻而易举得到所有的一切
纵然赵云愿意舍弃,可刘璋都不忍心
可是,赵云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刘璋,他愿意。
没有犹豫,没有迟疑,看向刘璋的眼神中满是决绝
“秦王,名利皆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对于臣来说,真的不重要”
“匈奴的实力与我们秦国相比的确非常渺小,可也有一定危险性”
“匈奴全民皆兵,又都是骑兵,善于骑射,稍不留意便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另外,深入河套地区,不占据地利,更是为战事添加了一份凶险”
赵云顿了顿,神色有些紧张。
分析战事虽然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明显又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的嫌疑。
刘璋出兵在即,他却如此泼冷水。
若是被动摇军心呵斥,赵云都无法反驳。
不过,刘璋并非常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是常态。
非但没有不悦,反而给了赵云一个鼓励的眼神。
“子龙,你接着讲”
“遵命”
得到刘璋的许可,赵云信心也足了起来。
“秦王,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匈奴不算什么,纵然这次失利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秦国的基础。”
“但是,失利就会失去绝对的武力威慑。日后其他势力必然会失去敬畏之心。”
赵云这一番话,立刻得到了刘璋以及周围一众谋臣的赞叹。
能有这般觉悟,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深感欣慰的
刘璋,再一次为赵云做出了解释。
“子龙,这次调遣中军和北军一同北上,正是孤对于匈奴的重视”
“再者,孤只是在战略上藐视匈奴,但是在战术上,会无比重视”
“这次,孤不但要亲自前去,还会带不少军中宿将一同前往”
或许君主对于将来解释这种事情在外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但刘璋愿意多此一举。
将帅一心,主臣同志,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赵云重重的点了点头,表明自己完全理解。
不过,还是将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
“秦王,并非臣质疑秦王,只是中军将士未经战火洗礼,只怕”
“如果由臣亲自前往,必然能够更加稳妥”
中军从组建到如今,说长不长,说短也真不短了。
已经整整两年。
秦国的正规军与其他势力不太一样。
士兵就是纯粹的士兵,尤其是骑兵。
从被征召的那一刻起,他们的任务就只有训练和作战。
其余,什么都需要。
没日没夜的训练一年有余,实际上赶得上其他势力两到三倍的训练时间。
因此赵云并没有用疏于训练作为理由。
但是,不论怎么训练,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历生与死之间,就无法称之为强兵。
这也是事实,不容质疑。
刘璋也无法反驳,只是眉头皱的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