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父皇,这毋庸置疑。”
“如今此时已经是迫在眉睫。”
“灾民即将进京,想来天下百姓,对此时也是颇为关注。”
“如今朝堂任由灾民东渡而置之不理,想必这些天下子民已经对朝堂颇为失望。”
“若是此时再无半点举措,只怕是等灾民进京之时,他们也要趁乱萌生事端。”
周庭几乎是不假思索回道,这一番话,又将近日以及即将到来的形势简单分析了一遍。
老皇帝揉了揉下巴,摩挲着那所剩不多的几根胡须。
喟然长叹一生后,老皇帝点了点头。
“皇儿,为父知道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几个字能从老皇帝的嘴里说出是尤为难得的。
周庭几乎可以肯定,这件事情已是铁板钉钉。
他赶忙跪拜了下去:“父皇,还请父皇恩准今日便开恩科,纳贤良!”
如今,还差老皇帝一句话。
只等老皇帝金口一开,他为天下士子请命的事情便能办成。
而老皇帝也没有犹豫,当即便决定拟定一份诏书交给周庭让他着手去办。
“谢过父皇了!”
拿着诏书仔细端详了一番,老皇帝的笔迹龙飞凤舞,但却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他行书极好,周庭也不由得在心中称赞连连。
“皇儿,莫叩谢了。”
“快去吧,将朕的圣喻公之于众,朕等你的好消息。”
老皇帝一把将他搀扶而起,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周庭离开了光明殿,他几乎是马不停蹄便去了陆浩然的府上。
将这好消息告知给陆浩然之后,陆浩然欣喜若狂。
他郑重其事将圣旨接住,眼中含泪喃喃自语。
“天下学子有救了,圣人之言亦是如此。”
短短两句肺腑之言,让周庭心中暗暗称赞。
陆师这读书人果真是深明大义,敢为天下学子请命,着实是无愧于先圣的训诲。
“陆先生,这两日便将陛下的旨意传递天下吧,本殿下怕晚,迟则生变。”
看着陆浩然,周庭郑重其事交代道。
陆浩然一脸感激看了过来,万分凝重点了点头,而后便带着周庭去了宫中,联同文渊阁学士们将这一则好消息拟定成告示交由各州县手中。
三日后,京城的快马先后出发,将告示送出,其中甚至囊括了距离京城最为偏僻的疆域。
告示很快被张贴在了各州县的府衙前。
最初看到告示的学子深感难以置信。
他甚至用手捏了捏蜡黄的脸颊,当感到一股痛的时候才欣喜若狂。
只是一个时辰,他便将好消息通知了数十位同窗。
众人如同发疯一般漫卷诗书,当夜便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银两奔向京城的方向。
如此,又过三日,不少立志于考取功名之人纷纷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各路知州知县有一次目睹了多年来不曾见过的盛况。
他们将见闻悉数记录了下来,让驿官快马加鞭抢先一步送往了京城。
很快,周庭和陆浩然都得到了消息。
两人在太子府中又仔细谋划了一番。
很快,一封来自太子府的告示便被发放到了京城各处酒楼酒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