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不等于庸官。
自古以来,但凡能够成为贪官的,无一不是一朝之能臣,极有能力。
这些人往往都是很厉害的,拥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
他们很厉害。
“家主!”
“我觉得如今新皇登基,旨在肃清吏治,整顿内政,平定内乱,重振大明。”
“新皇文治武功,亦是旷古绝今,我觉得还是不能与之交恶。”
“正所谓:民不与官斗。”
“如今朝廷既然主持开启所谓的借贷钱粮来解决赈灾的难题,我们为什么要反对?”
“不是我危言耸听,如果大明亡了,新朝建立,难道他们就能容忍我们这些商人一毛不拔,任意的攫取财富。”
“一旦到了那时,不只我们的财富会被他们抢走,就是我们的小命怕也会保不住的,甚至有可能朝廷还会加征高额的商税。”
“我们为什么还要和朝廷做对,大明亡了,对我们来说,真的有好处吗?”
沈家珠宝行的掌柜杜城轩说道。
“呃?!”
一听到他的这些话,所有人都沉默了。
“......”
沈安也在思考杜城轩刚刚所提及的现状,如今朝廷更迭,世道混乱,兵荒马乱,其实对于他们做生意的商人们来说,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
这些年来生意越发的难做。
一句话概括的挺好,一旦新朝建立,他们沈家的财富又如何来守护?
谁来守护?
打个比方说。
如果当初京师保卫战没有成功,闯賊李自成入京,他们会放过京城首富沈家吗?答案其实就是一定不会,首当其冲就是他们沈家。
换而言之。
一旦山海关外的皇太极杀进来,那么这些建奴人又岂会放过他们,加征商税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他沈安还在担心沈家的家业。
那些贪婪的建奴人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沈家“富可敌国”的财富,一定会想尽办法将其据为己有。
“诸位!”
“你们说说现在我们怎么办?”
“呃?”
“找魏藻德,还是配合朝廷的行动,向新皇示好?”
“我?”
沈安说道。
“家主!”
“从长远看来,我们当然是要向朝廷示好。”
“其实目前朝廷最缺的就是银钱,如果我们沈家能够支持一些,表明我们的态度,或许能够得到朝廷的重视。”
“先帝驾崩,新皇登基,如今朝中的人事都发生莫大的变化。”
“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主动的出击,向朝廷示好,结交新的权贵,从而获得朝廷的庇护。”
“我听闻户部尚书荀彧就是新皇身边的红人。”
“我们数次拂逆他,有可能这一次朝廷要对付我们沈家,亦是因为此人造成的。”
“有必要上门与之交好,缓和我们的矛盾。”
汪四海说道。
“荀彧!”
“这一次我们一步错步步都是错,错误的低估了形势。”
“四海,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看来我们这一次是我们无礼在前,方才导致和朝廷交恶。”
“为今之计,必须与之修好。”
“一旦我们和朝廷为敌,其后果不堪设想。”
沈安说道。
“家主!”
“大少爷回来了,有要事和您商议。”
“请您移驾书房。”
他刚刚说完,门外就走进来沈家的管事。
“诸位,你们先好生的商议,本家主去去就来。”
沈安见状,扬言告退。
来到书房,沈家的大少爷沈伯宜正在陪着一位气场很大的中年男子聊天。
两人有说有笑。
在言谈之间沈伯宜颇为敬畏这位中年男子。
一看就知道此人不是寻常的人物。
“伯宜,这位是?”
一边的沈安走向沈伯宜和那位中年男子,之后,朝着这位中年男子颔首示好。
这是他的修养。